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第12-22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研究现状第14-22页
   ·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第22-27页
     ·研究路径第22-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7-30页
     ·研究的创新第27-29页
     ·研究的不足第29-30页
第二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第30-81页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第30-42页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第30-32页
     ·圣西门的分配公平理论第32-35页
     ·傅立叶的分配公平理论第35-38页
     ·欧文的分配公平理论第38-4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公平理论第42-58页
     ·马克思的分配公平理论第42-48页
     ·恩格斯的分配公平理论第48-51页
     ·列宁的分配公平理论第51-55页
     ·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第55-5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分配公平理论第58-81页
     ·毛泽东的分配公平理论第58-64页
     ·邓小平的分配公平理论第64-71页
     ·江泽民的分配公平理论第71-75页
     ·胡锦涛的分配公平理论第75-81页
第三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第81-99页
   ·分配公平以我国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第81-87页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第81-84页
     ·人口多使劳动力剩余严重第84-85页
     ·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第85-87页
   ·分配公平是解决分配差距的必然选择第87-93页
     ·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显著扩大第87-88页
     ·高低收入阶层贫富差距悬殊第88-89页
     ·群体之间分配差距明显加速第89-92页
     ·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第92-93页
   ·分配不公扩大收入差距带来消极效应第93-99页
     ·严重影响国内消费需求第93-94页
     ·严重影响经济平衡发展第94-95页
     ·严重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第95-96页
     ·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第96-99页
第四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第99-127页
   ·科学发展观是落实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第99-103页
     ·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公平第99-101页
     ·科学发展观强调提高效率第101-102页
     ·科学发展观要求相对公平第102-103页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第103-111页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第104-106页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第106-108页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第108-111页
   ·共同富裕是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原则第111-117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第111-114页
     ·共同富裕不是全体国民同步富裕第114-116页
     ·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第116-117页
   ·分配中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第117-127页
     ·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第118-120页
     ·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第120-124页
     ·再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第124-127页
第五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第127-162页
   ·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第127-135页
     ·调控高收入群体第127-130页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第130-132页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第132-135页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第135-143页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第136-139页
     ·加快西部教育发展第139-141页
     ·完善西部社会保障第141-143页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第143-151页
     ·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第144-146页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146-149页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第149-151页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第151-162页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152-154页
     ·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第154-156页
     ·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第156-159页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第159-162页
第六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第162-205页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第162-172页
     ·保证分配制度的起点公平第162-165页
     ·保证分配制度的过程公平第165-170页
     ·保证分配制度的结果公平第170-172页
   ·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第172-180页
     ·建立多样的社会保障模式第173-175页
     ·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第175-176页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第176-178页
     ·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第178-180页
   ·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第180-185页
     ·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民收入各项比例第180-182页
     ·发挥政府在劳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第182-184页
     ·政府积极建立行业公平的准入制度第184-185页
   ·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第185-191页
     ·加快税收制度改革第185-187页
     ·完善公共投入机制第187-189页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第189-191页
   ·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第191-198页
     ·健全慈善捐赠氛围第192-194页
     ·加强慈善组织建设第194-197页
     ·规范慈善捐赠行为第197-198页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第198-205页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198-200页
     ·明晰和保护财产权第200-202页
     ·建立资本市场体系第202-205页
参考文献第205-214页
 一、中文参考文献第205-212页
  (一) 经典著作第205页
  (二) 中文著作第205-207页
  (三) 翻译译著第207-208页
  (四) 中文论文第208-212页
 二、英文参考文献第212-214页
致谢第214-215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15-216页
 一、著作第215页
 二、论文第215-216页
 三、课题第216页
 四、研讨第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湖南邵东为个案分析
下一篇: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竞争分析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