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研究--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及其信贷分险分析 | 第14-19页 |
·集团客户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集团客户的界定 | 第14页 |
·集团客户的特征 | 第14-16页 |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分析 | 第16-17页 |
·信贷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17页 |
·本章 小结 | 第17-19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的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信贷资源向集团客户集中的状况及造成的影响 | 第19-21页 |
·银行信贷资金向集团客户集中状况分析 | 第19-21页 |
·影响分析 | 第21页 |
·集团客户信贷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4页 |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21-23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本章 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5-37页 |
·集团客户信贷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 第25-28页 |
·集团客户与商业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6-27页 |
·对同一集团客户放贷的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27-28页 |
·商业银行与集团客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8-33页 |
·模型建立 | 第28-29页 |
·博弈分析 | 第29-33页 |
·商业银行间共同代理问题分析 | 第33-35页 |
·共同代理问题 | 第33-34页 |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 第34-35页 |
·本章 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37-44页 |
·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 第37-40页 |
·完善集团客户的信息披露体系 | 第37-38页 |
·提升商业银行获取集团客户信息的能力 | 第38-39页 |
·加强银行间的信息沟通 | 第39-40页 |
·完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体系 | 第40-41页 |
·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 第40页 |
·实施统一信贷原则 | 第40-41页 |
·依法落实担保措施 | 第41页 |
·提高监管部门和社会诚信体系监督管理的能力 | 第41-43页 |
·监管部门加强风险提示和信息服务 | 第41-42页 |
·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 | 第42页 |
·增强集团客户违规经营的处罚力度 | 第42-43页 |
·本章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