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界定及其授信风险的特征 | 第13-17页 |
·集团客户的界定标准 | 第13页 |
·集团客户的特征分析 | 第13-15页 |
·行为特征 | 第14-15页 |
·财务管理的特点 | 第15页 |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特征分析 | 第15-16页 |
·复合性 | 第15-16页 |
·隐蔽性 | 第16页 |
·滞后性 | 第16页 |
·突发性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现状及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17-33页 |
·集团客户授信的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基于集团客户的视角 | 第20-25页 |
·集团客户非稳健的经营模式加剧了银行的授信风险 | 第20-23页 |
·集团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授信风险 | 第23-25页 |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基于商业银行和监管体系的视角 | 第25-32页 |
·现行的共同代理授信模式引发巨大的授信风险 | 第25-27页 |
·商业银行授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风险加剧 | 第27-30页 |
·外部监管体系不能有效的监控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33-41页 |
·案例分析——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 第33-35页 |
·中国建设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中国建设银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现行措施 | 第34-35页 |
·政策建议 | 第35-40页 |
·降低授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 第35-37页 |
·完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授信模式 | 第37-39页 |
·外部监督平台必须有效的发挥其监督职能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