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6-39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35页 |
·产学合作的相关研究 | 第20-29页 |
·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 第29-35页 |
·现有研究的简评 | 第3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5-39页 |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第2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机理 | 第39-71页 |
·知识、知识特性及其类型 | 第39-46页 |
·知识的含义 | 第39-41页 |
·知识的特性 | 第41-42页 |
·知识的类型 | 第42-46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概念界定 | 第46-5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内涵 | 第46-47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特征 | 第47-5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动因 | 第51-57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集成驱动系统 | 第51-53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外因 | 第53-55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内因 | 第55-57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 | 第57-62页 |
·组织性质与功能 | 第57-58页 |
·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 | 第58-59页 |
·知识属性与能力 | 第59-61页 |
·核心知识过度保护 | 第61页 |
·组织文化 | 第61-62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作用 | 第62-69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概念 | 第62-66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主体协同交互过程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3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要素及其运作 | 第71-109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要素结构 | 第71-81页 |
·主体要素 | 第71-75页 |
·客体要素 | 第75-77页 |
·载体要素 | 第77-79页 |
·环境要素 | 第79-8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要素总体协同运作模型 | 第81-89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 | 第81-84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协同交互模型 | 第84-89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过程 | 第89-107页 |
·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 | 第89-93页 |
·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 | 第93-102页 |
·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 第102-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4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载体与环境 | 第109-145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及平台 | 第109-12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特征 | 第109-11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自我进化博弈分析 | 第111-118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与平台的主动创建 | 第118-121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121-126页 |
·知识共享治理的内涵及治理框架 | 第121-124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治理模式 | 第124-125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125-126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激励与约束耦合机制 | 第126-130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 第126-128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约束机制 | 第128-129页 |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 | 第129-130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 | 第130-137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收益分配 | 第130-134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风险控制 | 第134-137页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文化与服务环境 | 第137-143页 |
·诚信与创新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 第137-138页 |
·政府与中介联动服务的超循环演化模型 | 第138-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5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145-163页 |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145-148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148-155页 |
·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 第148-150页 |
·载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 第150-151页 |
·环境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关系 | 第151-152页 |
·客体要素与绩效的关系 | 第152-155页 |
·变量的衡量 | 第155-161页 |
·初始变量 | 第156-158页 |
·中间变量 | 第158-160页 |
·结果变量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3页 |
第6章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 | 第163-192页 |
·预研究 | 第163-166页 |
·初始问卷项目统计 | 第163-164页 |
·初始问卷分辨力系数 | 第164-166页 |
·正式数据收集 | 第166-169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66-167页 |
·正式样本选择 | 第167-168页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168-16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169-171页 |
·样本检验 | 第171-174页 |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171-172页 |
·内部一致性分析 | 第172-174页 |
·方差分析 | 第174-175页 |
·效度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75-181页 |
·研究量表的效度 | 第176-177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77-181页 |
·回归分析 | 第181-187页 |
·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 第181-182页 |
·回归模型与回归结果 | 第182-187页 |
·结果讨论 | 第187-190页 |
·初始变量与中间变量关系的讨论 | 第187-188页 |
·中间变量与结果变量关系的讨论 | 第188-190页 |
本章小结 | 第190-192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92-196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 第192-19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94-195页 |
·研究展望 | 第195-196页 |
致谢 | 第196-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208-209页 |
附录 | 第209-214页 |
附录A:"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调查问卷(初稿) | 第209-212页 |
附录B:"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调查问卷(正式稿) | 第212-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