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信息化测绘中的坐标系 | 第11-13页 |
·目前坐标系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大地测量坐标基准的定义与实现 | 第16-33页 |
·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 | 第16-25页 |
·ITRF 的定义及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ITRF 的实现及维持 | 第18-19页 |
·ITRF2005 地心坐标实现精度的统计与分析 | 第19-25页 |
·GPS 采用的坐标系WGS-84 | 第25-26页 |
·WGS-84 世界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 第25-26页 |
·WGS-84 世界大地坐标系的实现及精化 | 第26页 |
·PZ-90 坐标系 | 第26-27页 |
·Galileo 坐标系 | 第27页 |
·我国的54、80 坐标系 | 第27-28页 |
·CGCS2000 坐标系 | 第28-30页 |
·CGCS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 第28-29页 |
·CGCS2000 坐标系的实现和维持 | 第29-30页 |
·WGS-84 与CGCS2000 的比较 | 第30-31页 |
·国家高程基准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空间地理信息采集与表达中常用的局部坐标系 | 第33-40页 |
·站心坐标系 | 第33-36页 |
·垂线站心直角坐标系 | 第33-35页 |
·法线站心直角坐标系 | 第35页 |
·站心测量坐标系 | 第35-36页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第36-38页 |
·高斯投影基本概念 | 第36-37页 |
·高斯投影的分带 | 第37-38页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第38页 |
·地方独立坐标系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现用的各种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40-60页 |
·二维坐标系统间的转换 | 第40-44页 |
·转换模型及参数计算 | 第40-41页 |
·公共点的筛选 | 第41-44页 |
·空间直角大地坐标系与椭球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44页 |
·WGS-84 与ITRF2005 的坐标转换模型及精度检核 | 第44-48页 |
·数据处理及转换模型 | 第44-46页 |
·公共点的筛选 | 第46页 |
·数据验证 | 第46-47页 |
·精度评估与检核 | 第47-48页 |
·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及与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48-59页 |
·单点确定法 | 第48-52页 |
·单点法的改进算法(考虑两面间的倾角) | 第52-57页 |
·多点确定法 | 第57-58页 |
·独立坐标系中坐标的求解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空间数据量算及其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 第60-74页 |
·空间分析的相关概念 | 第60-61页 |
·空间数据几何量算 | 第61-71页 |
·与点相关的计算 | 第61-63页 |
·与线相关的计算 | 第63-67页 |
·与面相关的计算 | 第67-69页 |
·与体相关的计算 | 第69-71页 |
·空间量算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