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迷失在权力的漩涡--民国电影检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第一节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研究背景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概况及研究成果综述第15-18页
 第三节 本文的价值与意义第18-22页
 第四节 本文结构第22-25页
第二章 官民权力博弈与电影检查权的纠葛第25-61页
 第一节 民办教育会创立的电影检查第25-33页
  一 江苏电影审阅委员会的运作与实效第26-30页
  二 浙江省会电影审查会的组织与电检实效第30-31页
  三 北京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组织的电检会第31-33页
 第二节 地方精英审查电影及其与官方的权力关系第33-43页
  一 民间对电影审查的呼吁第33-37页
  二 地方自治与地方精英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扩张第37-41页
  三 江浙电影审查机构的设立及其与官厅的权力关系第41-43页
 第三节 利益对抗中的同业公会与官方电检机构第43-61页
  一 电检会小胜一筹:以《狂欢之夜》和《玉人何处》为例第44-45页
  二 据理力争:电影公会与电检会第45-49页
  三 电检会无能为力:以《假凤虚凰》为例第49-61页
第三章 国民党党派及行政系统内部对检查权争夺第61-98页
 第一节 电影检查权在国民政府内部的确立与变更第62-78页
  一 从争权到合作:电检会基本组织框架的确立第62-63页
  二 电检会改组与宣传部接掌电影检查权第63-69页
  三 抗战期间电检权的再次变更第69-70页
  四 其他权力组织的干预与觊觎第70-78页
 第二节 宁粤政治斗争的镜子:粤语片的禁与反禁第78-91页
  一 战前:南京政府对粤语片的束手无策第78-85页
  二 抗战期间:笼络与引导第85-89页
  三 抗战胜利之后的禁令重申第89-91页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电检会的业务合作与权力对抗第91-98页
  一 中央-地方电检机关之间关系第91-93页
  二 上海电检会与中央电检会的优势比较第93-95页
  三 中央与上海在电影检查权问题上的博弈第95-97页
  四 改组:上海与中央的最后较量第97-98页
第四章 外国势力对于电影检查权的干预与侵夺第98-165页
 第一节 战前治权分裂下的电影检查权对抗第100-125页
  一 租界:从“居留地”到“国中之国”第100-104页
  二 租界电影审查制度: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例第104-113页
  三 租界与华界的电检权力纠葛第113-125页
 第二节 电影检查与外交干预第125-144页
  一 中外在电影检查问题上纠结的焦点第126-134页
  二 电检机构对外国影片采取的措施第134-141页
  三 外交手段对电检的干预第141-144页
 第三节 侵华战争导致电检权力体系分崩离析第144-165页
  一 电检制度的重建第145-147页
  二 两地在电检法规与宣传政策上的一致与对立第147-155页
  三 汪/蒋政府统治区域的电影流通及电影检查概况第155-165页
第五章 电影检查及其背后的国共文艺统制权之争第165-213页
 第一节 国民党电检会对左翼电影实施的检查第165-176页
  一 国民党检查制度产生的根源第165-169页
  二 电影检查与左翼电影第169-176页
 第二节 左翼电影路线与国民党文艺政策的较量第176-197页
  一 左翼电影运动的产生与开展第176-180页
  二 国民党文艺统制的内容与实施第180-186页
  三 国共文艺/电影路线的分歧第186-192页
  四 文艺/电影斗争的非正常手段第192-197页
 第三节 最后的对峙:政协会议与废除电检第197-213页
  一 短暂的联合与永久的分裂第198-199页
  二 权力分歧导致国共和谈失败第199-200页
  三 战后的文艺局面第200-202页
  四 谈判破裂与废除电检的失败第202-203页
  五 最后的管制与斗争第203-213页
附录第213-217页
参考文献第217-22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228-229页
致谢第229-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
下一篇: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