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序论第13-32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30页
 二、本文的研究角度与方法第30-32页
第一章 田家诗的内涵与研究范畴的确立第32-41页
 第一节 田家诗概念的特殊性第32-34页
 第二节 田家诗内涵与范畴的界定第34-41页
第二章 初盛唐田家诗的萌发——均田时代的租庸调与"田家安"第41-69页
 第一节 均田制与田家赋役的制度第41-44页
 第二节 田家生产诗中的制度映像第44-53页
  一、"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均田农民积极生产的制度反映第44-48页
  二、"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租庸调与田家生产的多样化第48-51页
  三、"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诗中田家安于生产的制度保障第51-53页
 第三节 诗中田家安乐生活的制度解读第53-61页
  一、"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诗中田家生活的丰足第54-57页
  二、"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表现田家安适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第57-59页
  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纳税已毕的田家生活第59-61页
 第四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选择第61-69页
  一、田家诗涉及制度评价时表现出的共同倾向第61-63页
  二、意象类型的选取第63-69页
第三章 中唐田家诗的成熟——两税法前期的"田家苦"第69-102页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表达第70-76页
  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肯定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初衷第71-72页
  二、"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关于税役负担的评价第72-74页
  三、"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关于征税方式的评价第74-76页
 第二节 诗中田家生产题材的制度映像第76-88页
  一、"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两税法对生产积极影响的诗歌表现第76-79页
  二、"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两税催逼下田家辛劳的诗歌反映第79-85页
  三、"岂知剧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赋税征钱对诗中田家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第85-88页
 第三节 税负沉重与诗中田家的日常生活第88-97页
  一、"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盘剥日重与田家生活的困顿第90-92页
  二、"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制度执行缺失与田家生活中的重祭现象第92-95页
  三、"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赋税催逼下的田家生活第95-96页
  四、"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诗中田家生活之乐第96-97页
 第四节 诗人制度感受对诗歌艺术表现的影响第97-102页
  一、典型田家人物塑造所传达出的制度功用评价第98-99页
  二、诗人对乡村景物的选取与描绘第99-102页
第四章 晚唐田家诗的兴盛——国蹙赋重时代的"田家劫"第102-126页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评价与立场选择第103-108页
  一、"去岁王师东下急,输兵粟尽民相泣"——对战乱时期税役频征的抨击第103-104页
  二、"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关于税役负担批评第104-106页
  三、"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枉法害民与赋税征收方式的诗歌反映第106-107页
  四、"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对赋税征收急迫的反映第107-108页
 第二节 田家诗中生产题材的制度解读第108-113页
  一、"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富户阶层与诗中的积极生产内容第108-110页
  二、"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税负沉重与田家生产艰辛第110-111页
  三、"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田家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继续发展第111-113页
 第三节 赋重役繁背景下的田家生活诗第113-118页
  一、"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制度执行混乱与田家生活危机第114-115页
  二、"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诗中农民家庭经济濒临崩溃第115-116页
  三、"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征索"——田家生活劫难频现第116-118页
 第四节 诗人的制度感受与艺术表现的末世特征第118-126页
  一、典型田家人物塑造所传达出的制度功用评价第118-121页
  二、诗中对乡村景物的选取与描绘第121-126页
第五章 制度执行中的特例及其文学表现第126-140页
 第一节 战乱中的制度与田家——以"安史之乱"为中心第126-131页
  一、诗中反映了战乱对各项制度执行标准的破坏第127-128页
  二、赋役负担沉重使农家经济濒临崩溃第128-130页
  三、战争对妇女们生存境况的影响第130-131页
 第二节 田家诗中的灾荒与制度执行中的蠲免复除第131-135页
 第三节 枉法坏制与田家诗中的官民关系第135-140页
  一、吏治清明与初盛唐诗中官民关系的和谐第135-137页
  二、枉法乱征与中晚唐官民关系的严重对立第137-140页
第六章 田家诗中制度映像的失真与信实第140-152页
 第一节 诗人的制度处境与制度映像的主观倾向第140-143页
  一、初盛唐诗人自我写照的"制度外"田家生活第140-141页
  二、中晚唐诗人的"我为田家"意识第141-143页
 第二节 文学风尚的影响第143-149页
  一、初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文学风尚第144-145页
  二、新乐府运动与中晚唐田家诗的骂世、骂官倾向第145-147页
  三、儒家政教的"悯农"传统对田家诗的影响第147-149页
 第三节 时代共性与诗中制度映像的信实第149-152页
结语第152-155页
附录第155-18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6-197页
后记第197-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
下一篇:唐代记体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