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世界政治思想史论文

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柏拉图政治哲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导言第13-37页
 一 柏拉图之前的希腊政治思想及其理论局限第14-21页
 二 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发展演变: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第21-29页
 三 政治哲学的后世发展与研究柏拉图政治哲学的重要意义第29-37页
第一部分 《理想国》理念中的政治哲学第37-131页
 第一章 理想性政治哲学的涵义第38-50页
  第一节 对《理想国》中政治哲学特性的争论第38-41页
  第二节 《理想国》中理想性政治哲学的蕴涵第41-45页
  第三节 《理想国》中理想性政治哲学的意义第45-50页
 第二章 宇宙论——理想性政治哲学的思维框架第50-65页
  第一节 柏拉图宇宙论形成的思想背景第51-55页
  第二节 柏拉图内在目的论的宇宙论第55-61页
  第三节 柏拉图宇宙论视域下的理想性政治哲学第61-65页
 第三章 正义论——理想性政治哲学的价值论证第65-82页
  第一节 什么是正义——"正义理念"与"现实中正义"的分殊第65-73页
  第二节 正义理念是源自至善的政治价值根基第73-77页
  第三节 现实中的正义是"指向至善"所生产的和谐社会关系第77-82页
 第四章 知识论——理想性政治哲学的认知基础第82-100页
  第一节 知识论的政治旨趣第82-89页
  第二节 知识论的主要内容第89-95页
  第三节 知识论与理想性政治哲学第95-100页
 第五章 德性论——理想性政治哲学的道义根据第100-120页
  第一节 《理想国》中德性论的含义及其理想性特征第101-106页
  第二节 德性与政制第106-113页
  第三节 德性与幸福第113-120页
 第六章 教化论——理想国家的实现路径第120-131页
  第一节 教化的政治价值——生产趋向至善的现实和洽第120-123页
  第二节 教化的本质——引导心灵的转向第123-127页
  第三节 教化的实施——铺设具体的向善之路第127-131页
第二部分 《法律篇》中的现实性政治哲学第131-195页
 第七章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涵义第132-147页
  第一节 《法律篇》的主题第132-136页
  第二节 "法律"的特性第136-143页
  第三节 作为现实性政治哲学的《法律篇》第143-147页
 第八章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本质论第147-164页
  第一节 法律的理想性之维第147-154页
  第二节 法律的现实性之维第154-158页
  第三节 法律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第158-164页
 第九章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方法论第164-179页
  第一节 立法的目的——整体美德第165-170页
  第二节 立法的原则——明智、节制、友爱第170-179页
 第十章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实践论第179-195页
  第一节 法律的序言第179-184页
  第二节 关于教育的法律第184-190页
  第三节 关于刑罚的法律第190-195页
第三部分 理想性政治哲学与现实性政治哲学的分疏与融合第195-249页
 第十一章 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演变第196-214页
  第一节 演变的主要内容第196-200页
  第二节 演变的原因第200-206页
  第三节 演变的实质第206-214页
 第十二章 对理想性政治哲学与现实性政治哲学的理论反思及合理形态政治哲学的建构第214-249页
  第一节 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和自身局限第215-232页
     ·理想性政治哲学的理论价值第215-226页
     ·理想性政治哲学的局限第226-232页
  第二节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重要意义与可能理论误区第232-244页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重要意义第232-239页
     ·现实性政治哲学的可能理论误区第239-244页
  第三节 实践哲学视域中的现实性政治哲学第244-249页
参考文献第249-255页
致谢第255-257页
个人简历第257页

论文共2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
下一篇: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