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时频域高动态GNSS信号精确跟踪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高动态GNSS信号跟踪技术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基于GNSS信号的运动状态估计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逻辑及主要内容安排第18-21页
第二章 时频分析理论与高动态GNSS信号第21-70页
    §2.1 时频分析理论第21-33页
        §2.1.1 信号的时频描述第22-27页
        §2.1.2 瞬时频率与信号带宽第27-30页
        §2.1.3 不确定性原理第30-33页
    §2.2 高动态GNSS信号模型第33-45页
        §2.2.1 高动态GNSS中频信号第35-39页
        §2.2.2 多普勒频率第39-42页
        §2.2.3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第42-43页
        §2.2.4 载噪比第43-45页
    §2.3 高动态对基带信号处理的影响第45-50页
        §2.3.1 高动态与信号捕获的关系第45-48页
        §2.3.2 高动态造成的载波积分衰减分析第48-49页
        §2.3.3 高动态造成的伪码相关积分衰减分析第49-50页
    §2.4 常用GNSS信号跟踪方法的局限第50-70页
        §2.4.1 传统跟踪方法的局限第50-57页
        §2.4.2 矢量跟踪方法的局限第57-62页
        §2.4.3 谱估计跟踪方法及其局限第62-70页
第三章 高动态GNSS信号的时频表示与分析第70-96页
    §3.1 时频表示的目的与方法第70-79页
        §3.1.1 不确定性原理与Cramér-Rao下界第70-72页
        §3.1.2 Wigner-Ville分布第72-76页
        §3.1.3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第76-79页
    §3.2 高动态GNSS信号的时频表示第79-88页
        §3.2.1 信号的时频图像表示第79-85页
        §3.2.2 信号的分数阶傅里叶域表示第85-88页
    §3.3 时频表示的不确定性第88-96页
        §3.3.1 信号能量聚集的意义第88-89页
        §3.3.1 时频图像中的不确定性第89-93页
        §3.3.2 分数阶傅里叶域中的不确定性原理第93-96页
第四章 高动态GNSS信号时频域跟踪方法第96-138页
    §4.1 相关积分性能分析第97-100页
        §4.1.1 分辨率第97页
        §4.1.2 处理增益第97-100页
    §4.2 基于时频图像的GNSS信号跟踪方法第100-117页
        §4.2.1 时频图像性能分析第101-105页
        §4.2.2 瞬时频率曲线估计性能分析第105-112页
        §4.2.3 跟踪环结构设计第112-114页
        §4.2.4 复杂度分析第114-117页
    §4.3 基于短时FRFT的GNSS信号跟踪方法第117-121页
        §4.3.1 短时FRFT参数估计性能分析第117-119页
        §4.3.2 跟踪环结构设计第119-121页
        §4.3.3 复杂度分析第121页
    §4.4 时频域跟踪实验与仿真第121-138页
        §4.4.1 静态实验第122-124页
        §4.4.2 动态仿真第124-136页
        §4.4.3 总结第136-138页
第五章 基于GNSS信号时频图像的运动状态估计第138-163页
    §5.1 基于GNSS信号的运动状态估计原理第138-155页
        §5.1.1 精确观测模型第140-144页
        §5.1.2 通用估计方法第144-146页
        §5.1.3 时频图像速度、加速度估计第146-152页
        §5.1.4 估计性能第152-155页
    §5.2 仿真与实验第155-163页
        §5.2.1 动态仿真第155-159页
        §5.2.2 地面静态实验第159-162页
        §5.2.3 总结第162-163页
第六章 时频域北斗信号接收机第163-180页
    §6.1 接收机结构第163-168页
        §6.1.1 总体方案第163-165页
        §6.1.2 接收机硬件第165-168页
    §6.2 静态实验第168-171页
    §6.3 动态实验第171-180页
第七章 总结第180-182页
    §7.1 本文内容及创新点概览第180-181页
    §7.2 本文不足之处第181-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8页
致谢第198-199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9-200页
博士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第200-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放电信号在高压XLPE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及能量分布
下一篇: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高产及硝酸盐效应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