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2-13页 |
1.2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旧桥拓宽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牤牛河大桥拓宽方法相关研究 | 第18-26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 | 第18-21页 |
2.3 牤牛河大桥拓宽改造原则及技术标准 | 第21-22页 |
2.3.1 设计规范 | 第21页 |
2.3.2 技术标准 | 第21-22页 |
2.4 旧桥拓宽形式与方法 | 第22-25页 |
2.4.1 旧桥拓宽的形式 | 第22-23页 |
2.4.2 旧桥拓宽的方法 | 第23-24页 |
2.4.3 牤牛河大桥拓宽方式确定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在牤牛河大桥拓宽改造中的应用 | 第26-36页 |
3.1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 | 第26-27页 |
3.1.1 混凝土收缩的机理 | 第26页 |
3.1.2 混凝土徐变的机理 | 第26-27页 |
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3.2.1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2.2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3.3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30-35页 |
3.3.1 混凝土收缩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30-33页 |
3.3.2 混凝土徐变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33-35页 |
3.4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牤牛河大桥整体拓宽后结构的影响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牤牛河大桥拓宽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分析 | 第36-59页 |
4.1 牤牛河大桥拓宽后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4.1.1 建模参数 | 第36-37页 |
4.1.2 牤牛河大桥拓宽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4.2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拓宽桥梁内力的影响 | 第38-47页 |
4.2.1 混凝土收缩对牤牛河大桥主梁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39-42页 |
4.2.2 混凝土的徐变对拓宽桥梁主梁的影响分析 | 第42-47页 |
4.3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新旧桥变形及其连接处的影响 | 第47-52页 |
4.3.1 旧桥主梁的变形 | 第48-49页 |
4.3.2 新桥主梁的变形 | 第49-51页 |
4.3.3 新旧桥连接后连接处边梁变形差 | 第51-52页 |
4.4 新T梁收缩徐变的时变效应 | 第52-58页 |
4.4.1 变形分析 | 第53-55页 |
4.4.2 应力分析 | 第55-56页 |
4.4.3 内力、应力和挠度时变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牤牛河大桥新旧梁不同连接时间的研究 | 第59-78页 |
5.1 概述 | 第59页 |
5.2 变形分析 | 第59-66页 |
5.3 应力分析 | 第66-72页 |
5.4 内力、应力和挠度时变效应分析 | 第72-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