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地下采掘机械论文

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采煤机可靠性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2.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煤机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可靠性技术在煤炭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发展现状第14-16页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6-19页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2 可靠性基本理论及零件动态可靠性建模理论第19-25页
    2.1 可靠性基本理论第19-20页
    2.2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第20-21页
    2.3 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第21-24页
        2.3.1 载荷顺序统计量第22页
        2.3.2 载荷多次作用情况下的可靠性等效载荷第22-23页
        2.3.3 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采煤机截割部虚拟样机建模与载荷分析第25-44页
    3.1 截割部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第25-29页
        3.1.1 截割部的三维建模第25-27页
        3.1.2 虚拟装配采煤机截割部与干涉的检查第27-29页
    3.2 基于ADAMS的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建立第29-40页
        3.2.1 导入模型及添加约束与接触第29-32页
        3.2.2 滚筒载荷的生成与添加第32-35页
        3.2.3 协同仿真与柔性体的建立第35-40页
    3.3 采煤机截割部载荷分析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第44-64页
    4.1 人工神经网络第44-48页
        4.1.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第45-46页
        4.1.2 Elman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46-48页
    4.2 采煤机截割部的应力预测第48-52页
    4.3 采煤机截割部的动态可靠性分析第52-63页
        4.3.1 输出轴的动态可靠性分析第53-58页
        4.3.2 行星架可靠性分析与改进第58-61页
        4.3.3 壳体可靠性分析与改进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作者简历第70-7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碰撞性能的纯电动车车身骨架多学科优化设计
下一篇:隧道内多运动车辆跟踪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