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CE重力场模型的亚太区域高程基准统一方法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高程基准 | 第16-26页 |
2.1 高程起算面 | 第16-20页 |
2.1.1 大地水准面 | 第17-18页 |
2.1.2 似大地水准面 | 第18-20页 |
2.2 高程系统 | 第20-21页 |
2.2.1 位基数 | 第20-21页 |
2.2.2 正高与正常高 | 第21页 |
2.3 平均海平面的确定方法 | 第21-25页 |
2.3.1 验潮站法 | 第22-24页 |
2.3.2 卫星测高法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3 高程基准统一方法 | 第26-37页 |
3.1 水准测量结合重力测量方法 | 第26-27页 |
3.2 大地测量边值问题方法 | 第27-30页 |
3.3 GPS/水准结合重力场模型方法 | 第30-35页 |
3.3.1 正常高反算法 | 第30-31页 |
3.3.2 高程异常差法 | 第31-33页 |
3.3.3 重力位异常法 | 第33-35页 |
3.4 海洋水准方法 | 第35-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4 地球重力场模型 | 第37-48页 |
4.1 纯卫星重力场模型 | 第38-43页 |
4.2 基于GOCE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 | 第43-45页 |
4.3 重力场模型截断误差的估计方法 | 第45-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5 基于重力场模型的亚太区域高程基准统一方法 | 第48-67页 |
5.1 亚太区域部分国家高程基准的定义方法 | 第48-49页 |
5.2 亚太区域平均海平面的变化 | 第49-55页 |
5.3 亚太区域局部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的偏差 | 第55-66页 |
5.3.1 GPS/水准结合重力场模型方法 | 第56-63页 |
5.3.2 海洋水准方法 | 第63-66页 |
5.4 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