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22页 |
(一)围绕地方政府环境管制行为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围绕环境管制与污染治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围绕环境管制的选取与效果测度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四)研究空间 | 第21-22页 |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22-23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23-2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一、大气环境红线 | 第27-32页 |
(一)环境管制行为的概念 | 第27-28页 |
(二)大气环境红线的概念与特点 | 第28-30页 |
(三)大气环境红线的划定程度、实施强度和执行力度 | 第30-32页 |
(四)大气环境红线的预期效果 | 第32页 |
二、大气污染治理绩效 | 第32-34页 |
(一)大气污染治理效率 | 第33页 |
(二)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 第33-34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大气环境红线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测度 | 第35-55页 |
一、大气环境红线的测度 | 第35-41页 |
(一)大气环境红线的划定程度、实施强度和执行力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7页 |
(二)大气环境红线的划定程度、实施强度和执行力度的测度 | 第37-39页 |
(三)各省市的测度结果 | 第39-41页 |
二、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测度 | 第41-50页 |
(一)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测度方法 | 第42-43页 |
(二)各省市的测度结果 | 第43-50页 |
三、空间集聚现象和溢出效应的测度 | 第50-53页 |
(一)测度方法 | 第50-51页 |
(二)空间集聚现象和溢出效应的测度结果 | 第51-5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大气环境红线政策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55-66页 |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5-57页 |
二、数据来源与建模假设 | 第57-59页 |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第59-61页 |
四、模型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一)大气环境红线的划定程度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 | 第61-62页 |
(二)大气环境红线的实施强度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三)大气环境红线的执行力度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 | 第63-64页 |
五、公众参与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调节作用 | 第64-65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66-70页 |
一、结论 | 第66-67页 |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7页 |
三、相关建议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