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常见的双向 DC-DC 变换器应用 | 第10-13页 |
1.3 双向 DC-DC 变换器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DC-DC 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 | 第13-17页 |
1.4.1 模糊控制 | 第14页 |
1.4.2 鲁棒控制 | 第14-15页 |
1.4.3 神经网络控制 | 第15-16页 |
1.4.4 滑模控制在 DC-DC 变换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 | 第19-26页 |
2.1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2 常见的双向 DC-DC 拓扑结构 | 第19-24页 |
2.2.1 隔离型双向 DC-DC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2.2.2 典型的非隔离型双向 DC-DC 变换器拓扑结构 | 第21-24页 |
2.3 双向半桥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混合动力汽车双向 DC-DC 模型建立 | 第26-48页 |
3.1 DC-DC 变换器建模方法介绍 | 第26-30页 |
3.1.1 电路平均法 | 第27-29页 |
3.1.2 状态空间平均法 | 第29-30页 |
3.2 基于状态平均法的 DC-DC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3.3 双向半桥 DC-DC 变换器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3.1 Buck 变换器的建模 | 第33-34页 |
3.3.2 Boost 变换器的建模 | 第34-35页 |
3.4 双向半桥 DC-DC 变换器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 | 第35-37页 |
3.4.1 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 | 第35页 |
3.4.2 电感 L 的设计 | 第35-36页 |
3.4.3 磁芯和导线的选择 | 第36页 |
3.4.4 电感匝数的测定 | 第36-37页 |
3.4.5 电容的参数计算 | 第37页 |
3.4.6 功率开关元件的选择 | 第37页 |
3.5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开环仿真 | 第37-44页 |
3.5.1 Boost 工作模式下的开环仿真 | 第37-40页 |
3.5.2 Buck 工作模式下的开环仿真 | 第40-44页 |
3.6 双向 DC-DC 变换器的开环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3.6.1 Boost 工作模式下的开环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6.2 Buck 工作模式下的开环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双向半桥 DC-DC 变换器滑模变结构研究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 | 第48-51页 |
4.3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双向 DC-DC 变换器中的应用 | 第51-58页 |
4.3.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51-53页 |
4.3.2 变结构控制的稳定性与参数选择 | 第53-54页 |
4.3.3 仿真验证 | 第54-58页 |
4.4 影响 DC-DC 滑模变结构控制性能的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4.4.1 滑模面参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2 趋近率参数对控制性能影响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DC-DC 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62-78页 |
5.1 DC-DC 滑模变结构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5.2 抖振的成因及削弱方法 | 第63-66页 |
5.2.1 抖振形成的原因 | 第63-65页 |
5.2.2 减弱抖振的方法 | 第65-66页 |
5.3 模糊控制原理 | 第66-71页 |
5.3.1 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 | 第66-69页 |
5.3.2 模糊推理 | 第69-71页 |
5.4 自适应控制在 DC-DC 变换中的应用 | 第71-72页 |
5.5 DC-DC 变换器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72-76页 |
5.6 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 Boost 变换器的应用 | 第76-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