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大病保险制度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大病保险试点运行情况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山东省大病保险研究 | 第14页 |
1.2.5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大病保险的理论探讨 | 第18-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页 |
2.1.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公共服务外包理论 | 第19-20页 |
2.1.4 医疗保险收支平衡精算原理 | 第20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2.1 大病保险 | 第20-21页 |
2.2.2 灾难性卫生支出 | 第21页 |
2.2.3 大病保险可持续性 | 第21-22页 |
2.3 大病保险制度 | 第22-24页 |
2.3.1 筹资机制 | 第22页 |
2.3.2 保障机制 | 第22-23页 |
2.3.3 承办机制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山东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状况分析 | 第25-36页 |
3.1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背景及相关政策 | 第25-27页 |
3.1.1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背景 | 第25-26页 |
3.1.2 我国大病保险政策演变 | 第26-27页 |
3.2 山东省大病保险实施情况 | 第27-32页 |
3.2.1 山东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2.2 山东省大病保险发展情况 | 第28-32页 |
3.3 山东省大病保险运行特点 | 第32-33页 |
3.3.1 统筹层次高 | 第32页 |
3.3.2 逐步整合完善 | 第32页 |
3.3.3 承办公司实力雄厚 | 第32-33页 |
3.4 山东省大病保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4.1 公平性问题 | 第33页 |
3.4.2 大病保险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单一问题 | 第33-34页 |
3.4.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 | 第34页 |
3.4.4 动态调整机制缺失带来的可持续性问题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山东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的可持续性预测 | 第36-44页 |
4.1 大病保险补偿费用测算 | 第36-39页 |
4.1.1 基本指标 | 第37-39页 |
4.1.2 基期医疗补偿费用 | 第39页 |
4.2 大病保险基金运行预测 | 第39-43页 |
4.2.1 大病保险参保人数的测算 | 第39-40页 |
4.2.2 大病保险基金支出测算 | 第40-41页 |
4.2.3 大病保险基金筹资水平预测 | 第41-42页 |
4.2.4 大病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 第42-43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页 |
5.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44-48页 |
5.2.1 完善大病保险补偿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 第45页 |
5.2.2 完善筹资机制,提高基金运行水平 | 第45-46页 |
5.2.3 患者合理合规申请报销 | 第46-47页 |
5.2.4 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功能优势,提升其管理服务水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