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学生行为的紧凑型大学校园规划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第9页
        1.1.2 紧凑型城市发展第9-10页
        1.1.3 当代大学校园发展趋势第10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3页
        1.2.1 紧凑第10-12页
        1.2.2 校园第12页
        1.2.3 紧凑型校园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意义第13页
        1.3.2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24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21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21-24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4-27页
        1.5.1 研究方法第24-26页
        1.5.2 研究框架第26-27页
第2章 当代紧凑型大学与学生行为的理论基础第27-39页
    2.1 紧凑型校园研究基础第27-30页
        2.1.1 紧凑城市的内涵第27-28页
        2.1.2 校园紧凑化规划重点第28页
        2.1.3 紧凑化校园规划的优势与劣势第28-30页
    2.2 大学生基本行为分析第30-36页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第30-32页
        2.2.2 学生行为需求第32-33页
        2.2.3 学生行为类型第33-34页
        2.2.4 学生行为特点第34-35页
        2.2.5 大学校园规划与学生行为第35-36页
    2.3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与学生行为矛盾第36-37页
        2.3.1 校园规模不适宜第36页
        2.3.2 功能分区不合理第36-37页
        2.3.3 校园交通不便捷第37页
    2.4 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紧凑型大学校园规划模式第39-57页
    3.1 大学校园规划模式影响因素第39-40页
    3.2 密度紧凑式第40-45页
        3.2.1 理论基础及内涵第40页
        3.2.2 适用范围及特点第40-41页
        3.2.3 平面布局紧凑方式第41-45页
    3.3 立体紧凑式第45-49页
        3.3.1 理论基础及内涵第45页
        3.3.2 适用范围及特点第45-46页
        3.3.3 立体紧凑化方式第46-49页
    3.4 巨构紧凑式第49-53页
        3.4.1 理论基础及内涵第49-50页
        3.4.2 特点及适用范围第50页
        3.4.3 巨构紧凑化方式第50-53页
    3.5 紧凑型校园规划模式比较与分析第53-56页
        3.5.1 校园适应性分析第53-54页
        3.5.2 规划模式特点分析第54-56页
    3.6 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紧凑型大学校园规划方法第57-73页
    4.1 适度紧凑的空间环境第57-62页
        4.1.1 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第58页
        4.1.2 空间环境规划原则第58-59页
        4.1.3 适度紧凑的规划方法第59-62页
    4.2 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第62-67页
        4.2.1 学生行为与功能布局第63页
        4.2.2 功能复合规划原则第63-65页
        4.2.3 功能复合的规划方法第65-67页
    4.3 适宜步行的交通体系第67-71页
        4.3.1 学生行为与校园交通第67-68页
        4.3.2 交通体系规划原则第68页
        4.3.3 适宜步行的规划方法第68-71页
    4.4 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紧凑型校园规划应用第73-89页
    5.1 我国城市中心大学校园存在问题第74-77页
        5.1.1 功能分区不合理第75页
        5.1.2 步行交通不便捷第75-76页
        5.1.3 空间环境混杂第76-77页
    5.2 国外紧凑型校园建设第77-82页
        5.2.1 校城融合——新鲁汶大学第77-79页
        5.2.2 步行校园——哈佛大学第79-82页
    5.3 我国紧凑型更新的启示与借鉴第82-87页
        5.3.1 功能混合第82-84页
        5.3.2 人性化空间第84-86页
        5.3.3 适宜步行第86-87页
    5.4 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结语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斑马鱼心脏发育候选基因hprg1突变系的建立及初步功能研究
下一篇:在二元胺体系中锑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