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图像的颈椎功能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1.2.1 颈椎运动影像学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1.2.2 颈椎受力模型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2-14页 |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2 课题研究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实验设计和研究基础 | 第14-28页 |
| 2.1 颈椎的结构组成 | 第14-17页 |
| 2.1.1 颈椎的组成 | 第14-15页 |
| 2.1.2 椎骨的结构构成 | 第15-17页 |
| 2.2 颈椎运动学特征 | 第17-20页 |
| 2.2.1 颈椎的运动范围 | 第17-18页 |
| 2.2.2 颈椎的耦合运动 | 第18-19页 |
| 2.2.3 颈椎运动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 2.3 颈椎的力学基础 | 第20-22页 |
| 2.4 颈椎结构的简化 | 第22-26页 |
| 2.4.1 条件假设 | 第22-23页 |
| 2.4.2 位移的理论推导 | 第23-25页 |
| 2.4.3 椎体位移与转角关系 | 第25-26页 |
| 2.5 颈椎连续X-ray图像的采集 | 第26-28页 |
| 第3章 基于图像的处理分析 | 第28-40页 |
| 3.1 颈椎图像处理流程 | 第28-29页 |
| 3.2 颈椎X线图像的预处理 | 第29-33页 |
| 3.2.1 颈椎X线图像的增强 | 第29-31页 |
| 3.2.2 颈椎图像边缘提取 | 第31-33页 |
| 3.2.3 颈椎图像边缘配准 | 第33页 |
| 3.3 连续X线图像参数提取 | 第33-35页 |
| 3.4 颈椎图像参数的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 3.4.1 单椎体运动分析 | 第35-37页 |
| 3.4.2 相邻椎体运动分析 | 第37-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颈椎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50页 |
| 4.1 有限元基础 | 第40-41页 |
| 4.2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 4.2.1 颈椎结构的建模 | 第42-43页 |
| 4.2.2 模型的材料属性设定 | 第43-44页 |
| 4.2.3 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4.3 颈椎单元的分析验证 | 第45-49页 |
| 4.3.1 椎体的分析 | 第45-47页 |
| 4.3.2 椎间盘的分析 | 第47-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基于颈椎模型的实验分析验证 | 第50-56页 |
| 5.1 不同受力情况下FSU的情况 | 第50-52页 |
| 5.2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分析 | 第52-53页 |
| 5.3 椎间盘切除术后的分析 | 第53-5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