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0-12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二) 合格病例选择 | 第10-12页 |
1.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2.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3.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4. 病例脱落标准 | 第11-12页 |
二、方法 | 第12-16页 |
(一) 分组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 成立研究治疗小组 | 第12页 |
2. 完善相关检查 | 第12页 |
3. 治疗干预方案 | 第12-13页 |
4.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5页 |
(三)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16-22页 |
(一) 基本资料 | 第16页 |
(二) 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三) 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第17-18页 |
(四) 疗效指标比较 | 第18-22页 |
1. 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改善情况的比较 | 第18页 |
2. 两组患者病理结果改善情况比较 | 第18-19页 |
3. 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症状改善临床疗效的比较 | 第19-21页 |
4. 安全性评估 | 第21-22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22-28页 |
(一) 清肝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证的立法依据 | 第22页 |
(二) 清肝和胃基础方的组方分析 | 第22-24页 |
(三)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4-25页 |
(四) 清肝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 第25-26页 |
1. 调节胃肠道运动规律 | 第25页 |
2. 抗炎、增强黏膜屏障功能 | 第25-26页 |
3. 护肝利胆 | 第26页 |
4. 减少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屏障的损害 | 第26页 |
5. 抗肿瘤作用 | 第26页 |
(五) 小结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附表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