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与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1 绪论 | 第15-16页 |
1.1.1 立题背景和依据 | 第15页 |
1.1.2 研究课题目标和内容 | 第15-16页 |
1.2 烟气脱硝的方法 | 第16-19页 |
1.2.1 吸收法 | 第16页 |
1.2.2 吸附法 | 第16-17页 |
1.2.3 微生物法 | 第17页 |
1.2.4 高能辐射电子束化学法 | 第17页 |
1.2.5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第17页 |
1.2.6 直接催化分解法 | 第17-18页 |
1.2.7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 第18页 |
1.2.8 小结 | 第18-19页 |
1.3 NH_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3.1 贵金属负载型 | 第19-20页 |
1.3.2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类 | 第20-22页 |
1.3.3 离子交换型 | 第22-23页 |
1.3.4 NH_3-SCR脱硝反应机理 | 第23-25页 |
1.3.5 小结 | 第25页 |
1.4 NH_3-SCR脱硝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2 实验气体 | 第27-28页 |
2.1.3 实验化学试剂 | 第28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9-31页 |
2.3.1 XRD表征 | 第29页 |
2.3.2 BET表征 | 第29页 |
2.3.3 H_2-TPR表征 | 第29-30页 |
2.3.4 NO-TPD表征 | 第30页 |
2.3.5 O_2-TPD-TG表征 | 第30页 |
2.3.6 CO-TPR表征 | 第30-31页 |
2.3.7 NH_3-TPD表征 | 第31页 |
2.3.8 XRF表征 | 第31页 |
2.4 催化剂NH_3-SCR脱硝反应动态机制探索 | 第31-32页 |
2.4.1 NH_3-TPD-in situ DRIFTS表征 | 第31页 |
2.4.2 NO+O_2-TPD-in situ DRIFTS表征 | 第31-32页 |
2.4.3 NO+O_2-NH_3-TPSR-in situ DRIFTS表征 | 第32页 |
2.4.4 NH_3-NO+O_2-TPSR-in situ DRIFTS表征 | 第32页 |
2.5 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评价 | 第32-35页 |
第三章 Hβ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 第35-5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正交试验设计与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35-45页 |
3.2.1 正交试验设计(Ⅰ)及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35-37页 |
3.2.2 正交试验设计(Ⅱ)及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37-41页 |
3.2.3 正交试验设计(Ⅲ)及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41-45页 |
3.3 正交试验设计催化剂表征 | 第45-50页 |
3.3.1 XRD表征结果 | 第45-46页 |
3.3.2 BET表征结果 | 第46页 |
3.3.3 H_2-TPR表征结果 | 第46-48页 |
3.3.4 O_2-TPD-TG表征结果 | 第48-49页 |
3.3.5 NO-TPD表征结果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TiO_2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 第53-79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催化剂组成对其NH_3-SCR脱硝反应活性影响 | 第53-59页 |
4.2.1 NH_3-SCR脱硝反应活性评价结果 | 第53-57页 |
4.2.2 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 第57-59页 |
4.3 催化剂组成对二氧化硫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4.3.1 SO_2氧化性能评价结果 | 第59-61页 |
4.3.2 正交试验设计SO_2氧化性能方差分析 | 第61-63页 |
4.4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63-66页 |
4.4.1 XRD表征结果 | 第63-64页 |
4.4.2 BET表征结果 | 第64页 |
4.4.3 H_2-TPR表征结果 | 第64-65页 |
4.4.4 O_2-TPD-TG表征结果 | 第65-66页 |
4.5 Mo负载量对T-19催化剂脱硝性能影响 | 第66-72页 |
4.5.1 XRD表征结果 | 第66-67页 |
4.5.2 BET表征结果 | 第67-68页 |
4.5.3 O_2-TPD-TG表征结果 | 第68-69页 |
4.5.4 NO-TPD表征结果 | 第69-70页 |
4.5.5 CO-TPR表征结果 | 第70页 |
4.5.6 NH_3-TPD表征结果 | 第70-71页 |
4.5.7 M(x)-T-19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评价结果 | 第71-72页 |
4.6 焙烧温度对T-19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72-77页 |
4.6.1 XRD表征结果 | 第72-73页 |
4.6.2 BET表征结果 | 第73-74页 |
4.6.3 H_2-TPR表征结果 | 第74页 |
4.6.4 NO-TPD表征结果 | 第74-75页 |
4.6.5 CO-TPR表征结果 | 第75-76页 |
4.6.6 NH_3-TPD表征结果 | 第76-77页 |
4.6.7 T-19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评价结果 | 第7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催化剂NH_3-SCR脱硝反应机理初探 | 第79-89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催化剂反应动态in situ DRIFTS表征 | 第79-86页 |
5.2.1 NH_3-TPD-in situ DRIFTS表征结果 | 第79-82页 |
5.2.2 NO+O_2-TPD-in situ DRIFTS表征结果 | 第82-84页 |
5.2.3 NO+O_2-NH_3-TPSR-in situ DRIFTS表征结果 | 第84-85页 |
5.2.4 NH_3-NO+O_2-TPSR-in situ DRIFTS表征结果 | 第85-8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7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