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企业税收负担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1.2.1 关于企业税收负担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关于企业税收负担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企业税收负担一般理论分析第22-29页
    2.1 税收负担的涵义第22页
    2.2 税收负担的形式第22-23页
    2.3 税收负担基本理论第23-25页
        2.3.1 古典学派税收思想第23页
        2.3.2 凯恩斯学派税收思想第23-24页
        2.3.3 供给学派税收思想第24页
        2.3.4 最优学派税收思想第24页
        2.3.5 税负公平税收思想第24-25页
    2.4 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25-27页
        2.4.1 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第25-26页
        2.4.2 衡量中观税收负担的指标第26页
        2.4.3 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第26-27页
        2.4.4 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我国企业税收负担实证测算第29-64页
    3.1 我国税收负担的宏观分析第29-36页
        3.1.1 我国的税收结构第29-31页
        3.1.2 我国的宏观税负情况分析第31-36页
    3.2 我国税收负担的中观分析第36-47页
        3.2.1 我国企业税负分地区情况分析第36-38页
        3.2.2 我国企业税负分产业情况分析第38-39页
        3.2.3 我国企业税负分行业情况分析第39-47页
    3.3 我国税收负担的微观情况第47-55页
        3.3.1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税负分析第48-50页
        3.3.2 建筑业上市公司税负分析第50-52页
        3.3.3 金融业上市公司税负分析第52-53页
        3.3.4 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税负分析第53-55页
    3.4 基于税负公平原则的中美所得税税负实证测算分析第55-62页
        3.4.1 变异系数法第55-56页
        3.4.2 变异系数比率法第56页
        3.4.3 洛伦兹曲线模型第56-57页
        3.4.4 中美所得税税负比较第57-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我国企业现阶段税收负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64-74页
    4.1 现阶段我国企业税收负担存在的问题第64-68页
        4.1.1 我国企业税收负担总体较重第64-68页
        4.1.2 我国企业税负缺乏公平性第68页
    4.2. 我国企业税收负担问题的原因分析第68-73页
        4.2.1 税制设计不合理第68-71页
        4.2.2 税收征管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第71-72页
        4.2.3 我国企业税收立法不完善且税收政策缺乏稳定性第72页
        4.2.4 部分企业自身税负能力较弱第72-73页
    4.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我国企业税负和税收体系改革建议及对策第74-80页
    5.1 优化税制结构,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促进税制改革第74-75页
    5.2 完善统一税收制度,加大税收优惠减免力度第75-76页
    5.3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保证税收征管质量第76-77页
    5.4 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加强资金管理第77-78页
    5.5 加强企业税收筹划,增强企业自身抵御税收风险能力第78-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作者简介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