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致密砂岩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前言第7-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10页
        1.2.1 孔喉结构研究第7-8页
        1.2.2 两相相对渗透率研究第8-1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2章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第13-33页
    2.1 孔喉结构静态特征第13-25页
        2.1.1 储层物性特征第13-14页
        2.1.2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14-18页
        2.1.3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第18-25页
    2.2 孔喉结构动态特征第25-32页
        2.2.1 长期冲刷实验第25-26页
        2.2.2 流速变化第26-27页
        2.2.3 物性变化第27-28页
        2.2.4 孔隙喉道半径特征变化第28-30页
        2.2.5 分形维数变化特征第30-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致密砂岩两相渗流特征研究第33-54页
    3.1 油水两相驱替及相渗曲线测定实验第33-36页
        3.1.1 实验装置第33-34页
        3.1.2 实验材料第34-35页
        3.1.3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1.4 实验流程第36页
    3.2 岩心两相驱替特征第36-45页
        3.2.1 注入速度第36-38页
        3.2.2 驱油效率第38-40页
        3.2.3 含水率第40-41页
        3.2.4 累积产液量第41-43页
        3.2.5 驱替指标分析第43-45页
    3.3 相渗曲线影响因素研究第45-48页
        3.3.1 不同物性岩心相渗曲线特征第45页
        3.3.2 不同驱替压差相渗曲线特征第45-47页
        3.3.3 不同有效应力相渗曲线特征第47-48页
    3.4 束缚水饱和度研究第48-53页
        3.4.1 束缚水饱和度特征研究第48-50页
        3.4.2 岩心特征对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第50-52页
        3.4.3 两相渗流过程中最小喉道半径研究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致密砂岩相对渗透率理论研究第54-65页
    4.1 多孔分形理论第54-55页
    4.2 束缚水饱和度第55-57页
        4.2.1 毛细管束缚水第55-56页
        4.2.2 水膜束缚水第56-57页
    4.3 分形毛管束模型第57-59页
    4.4 油水相对渗透率预测第59-61页
        4.4.1 束缚水饱和度预测第59-60页
        4.4.2 相渗曲线预测第60-61页
    4.5 模型敏感性因素分析第61-64页
        4.5.1 孔隙度对相渗曲线的影响第61-62页
        4.5.2 最大流动半径对相渗曲线的影响第62-63页
        4.5.3 最小流动半径对相渗曲线的影响第63-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lncRNA表达谱分析、生物标志物鉴定与初步功能研究
下一篇:TBX5基因启动子在心肌梗死病人中遗传和功能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