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式取种与活塞扎穴组合式水稻排种器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水稻直播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国内外水稻直播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国外水稻直播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水稻直播机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水稻籽粒物理特性研究 | 第23-29页 |
2.1 试验材料准备 | 第23页 |
2.2 水稻籽粒的物理特性 | 第23-27页 |
2.2.1 水稻籽粒三轴尺寸测定 | 第23-25页 |
2.2.2 水稻籽粒千粒重测定 | 第25-26页 |
2.2.3 水稻籽粒密度测定 | 第26-27页 |
2.3 水稻籽粒含水率测定 | 第27页 |
2.4 水稻籽粒的休止角测定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排种器的设计与分析 | 第29-39页 |
3.1 排种器的结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关键部件和传动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 第30-35页 |
3.2.1 取种勺结构设计 | 第30-32页 |
3.2.2 扎穴锥的设计 | 第32-33页 |
3.2.3 传动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3.3 排种器的三维计算机建模 | 第35-37页 |
3.4 排种器的ADAMS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基于EDEM的排种器优化仿真 | 第39-56页 |
4.1 离散元素法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其概述 | 第39-41页 |
4.1.1 离散元素法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4.1.2 EDEM的功能特点 | 第40页 |
4.1.3 EDEM的应用范围及特征 | 第40-41页 |
4.2 离散元软件在排种器研究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4.3 EDEM仿真设置 | 第42-47页 |
4.3.1 颗粒接触模型的选择 | 第42-44页 |
4.3.2 排种器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4.3.3 稻谷籽粒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4.3.4 仿真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4 基于EDEM的排种性能虚拟正交试验 | 第47-55页 |
4.4.1 试验因素与指标的确定 | 第47-51页 |
4.4.2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51-54页 |
4.4.3 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排种器的加工与性能试验 | 第56-60页 |
5.1 排种器的加工 | 第56页 |
5.2 性能试验 | 第56-59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56-57页 |
5.2.2 试验条件及设备 | 第57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57-59页 |
5.2.4 试验方案与结果 | 第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讨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