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短片电影特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短片的特质”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第13-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一)短片电影实践的长足发展第13-14页
        (二)短片电影理论的发展不足第14-15页
        (三)短片是否有独立的特质第15页
    二、现有短片理论研究的不足第15-17页
        (一)综合性研究第15-16页
        (二)动画短片研究第16页
        (三)短片、微电影的传播学研究第16页
        (四)短片、微电影的文化研究第16页
        (五)短片、微电影的美学研究第16页
        (六)短片、微电影的创作论第16-17页
        (七)短视频研究第17页
        (八)其他相关论述第17页
        (九)研究述评第17页
    三、问题的破解方向第17-22页
        (一)思路的转向第17-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页
        (三)思维导图第20-21页
        (四)研究视域的限定第21-22页
    四、研究意义第22页
        (一)发掘短片电影本质第22页
        (二)为短片电影创作实践提供指导第22页
        (三)开拓学术视野第22页
        (四)探索短片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第22页
    五、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二章 论时长与短片的特质第24-43页
    一、时长与短片的本质第25-34页
        (一)短片的现有概念第25页
        (二)短片的主流时长第25-30页
        (三)短片的分类第30-34页
    二、时长作与短片的特点第34-41页
        (一)历史对短片现有概念的归谬第34-39页
        (二)时长仅是短片的形式特点第39-40页
        (三)时长与短片的特质第40-41页
    三、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论短片的本质第43-84页
    一、蒙太奇理论与短片第44-51页
        (一)普多夫金注重联系的蒙太奇理论第44-46页
        (二)爱森斯坦注重冲突的蒙太奇理论第46-48页
        (三)用蒙太奇理论看短片第48-51页
    二、长镜头理论与短片第51-59页
        (一)巴赞的影像本体论第51-53页
        (二)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说”第53-54页
        (三)用长镜头理论看短片第54-59页
    三、影像符号理论与短片第59-66页
        (一)本体论与本源论第59-60页
        (二)德勒兹的影像符号理论第60-63页
        (三)用影像符号理论看短片第63-66页
    四、凝视理论与短片第66-74页
        (一)梅洛-庞蒂的“看”第66-68页
        (二)拉康的“凝视”第68-70页
        (三)用凝视理论看短片第70-74页
    五、短片的本质——“轻瞥”第74-82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第75-76页
        (二)实践观视域下的“凝视”第76-79页
        (三)实践观视域下的“轻瞥”第79-82页
    六、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论短片的特点第84-117页
    一、短片的艺术规律第84-97页
        (一)短片人物的艺术规律第84-89页
        (二)短片叙事的艺术规律第89-91页
        (三)短片情境的艺术规律第91-97页
    二、三个艺术规律的共同特点——惊鸿第97-107页
        (一)“惊异”的内涵第97-98页
        (二)“惊鸿”的内涵第98-104页
        (三)惊鸿与轻瞥第104-107页
    三、短片的审美原则第107-116页
        (一)惊然而止第107-109页
        (二)惊而未尽第109-110页
        (三)惊鸿之瞥第110-116页
    四、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五章 短片特质的审思第117-138页
    一、从被动短片看惊鸿之瞥第117-120页
        (一)《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中的惊鸿之瞥第117-119页
        (二)惊鸿之瞥的弊与利第119-120页
    二、从自觉短片看惊鸿之瞥第120-134页
        (一)信息技术是短片自觉的前提第121-122页
        (二)当代文化是短片自觉的前提第122-134页
    三、短片的未来发展第134-137页
        (一)大众文化与电影的相互促进第134-135页
        (二)大众文化对短片电影的呼唤第135-136页
        (三)大众文化对短片电影的滋养第136-137页
    四、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结论第138-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4页
附录第144-166页
后记第166-16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
下一篇: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