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纳米CaCO_3在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再生骨料及纳米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再生骨料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再生混凝土纳米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正交试验 | 第24-44页 |
2.1 试验原材料 | 第24-26页 |
2.1.1 胶凝材料 | 第24-25页 |
2.1.2 骨料 | 第25页 |
2.1.3 外加剂 | 第25页 |
2.1.4 拌合水和养护水 | 第25页 |
2.1.5纳米CaCO_3 | 第25-2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6-32页 |
2.2.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2.2.2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27-29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2.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2.3.1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2.3.2 混凝土抗压强度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 第33-38页 |
2.3.3 混凝土抗折强度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2.3.4 混凝土28d折压比分析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3章 纳米CaCO_3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44-58页 |
3.1 正交试验最优组配合比确定 | 第44-45页 |
3.2 最优组力学性能试验设计 | 第45-49页 |
3.2.1 试验方案 | 第45-46页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3.3 纳米CaCO_3对混凝土增强增韧的机理分析 | 第49-55页 |
3.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9-54页 |
3.3.2 理论分析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纳米CaCO_3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 第58-74页 |
4.1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 | 第58-62页 |
4.1.1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 第58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58-60页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4.2 抗碳化性能试验 | 第62-67页 |
4.2.1 混凝土抗碳化性的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63-65页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4.3 抗冻性能试验 | 第67-72页 |
4.3.1 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 | 第67-68页 |
4.3.2 试验设计 | 第68-70页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4.4 纳米CaCO_3混凝土耐久性改善的机理分析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纳米CaCO_3强化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第74-86页 |
5.1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 第74-75页 |
5.1.1 原材料 | 第74-75页 |
5.1.2 配合比设计 | 第75页 |
5.2 再生骨料的制备及强化 | 第75-78页 |
5.2.1 再生骨料的制备 | 第75-76页 |
5.2.2 再生骨料的强化 | 第76-78页 |
5.3 力学性能试验 | 第78-83页 |
5.3.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第78页 |
5.3.2 试验方法 | 第78页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8-83页 |
5.4 机理分析 | 第83-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6.1 结论 | 第86-88页 |
6.2 创新点 | 第88页 |
6.3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