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金催化炔烃串联反应合成杂环及多环化合物研究

缩略语简表第12-14页
摘要第14-16页
Abstract第16-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38页
    1.1 均相金催化概述第18-26页
    1.2 串联反应概述第26-32页
    1.3 论文的课题提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第二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氧化反应研究第38-63页
    2.1 课题设计第38-40页
    2.2 金催化串联高炔丙醇环异构化/氧化合成γ-内酯第40-48页
        2.2.1 实验设计第40页
        2.2.2 反应条件优化第40-42页
        2.2.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42-43页
        2.2.4 应用及机理研究第43-48页
    2.3 金催化串联高炔丙胺环异构化/氧化合成γ-内酰胺第48-55页
        2.3.1 实验设计第48-49页
        2.3.2 反应条件优化第49-50页
        2.3.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50-53页
        2.3.4 应用研究第53-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第三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卤化反应研究第63-75页
    3.1 实验设计第63页
    3.2 反应条件优化第63-65页
    3.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65-69页
    3.4 应用及机理研究第69-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四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芳构化反应研究第75-99页
    4.1 课题设计第75-77页
    4.2 金催化串联炔烃环异构化/芳构化合成蒽类化合物第77-84页
        4.2.1 实验设计第77页
        4.2.2 反应条件优化第77-79页
        4.2.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79-82页
        4.2.4 应用及机理研究第82-84页
    4.3 金催化串联炔烃环异构化/芳构化合成菲类化合物第84-93页
        4.3.1 实验设计第84-85页
        4.3.2 反应条件优化第85-86页
        4.3.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86-90页
        4.3.4 应用和机理研究第90-93页
    4.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第五章 金催化炔烃氧化引发的X-H插入反应研究第99-133页
    5.1 课题设计第99-101页
    5.2 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N-H插入合成3-吡咯烷酮第101-107页
        5.2.1 实验设计第101页
        5.2.2 反应条件优化第101-103页
        5.2.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03-105页
        5.2.4 合成应用研究第105-107页
    5.3 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N-H插入合成3-吲哚酮第107-113页
        5.3.1 实验设计第107-108页
        5.3.2 反应条件优化第108-109页
        5.3.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09-112页
        5.3.4 合成应用研究第112-113页
    5.4 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O-H插入合成3-苯并呋喃酮第113-120页
        5.4.1 实验设计第113页
        5.4.2 反应条件优化第113-116页
        5.4.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16-118页
        5.4.4 应用和机理研究第118-120页
    5.5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3页
第六章 金催化炔烃胺化引发的串联反应研究第133-174页
    6.1 课题设计第133-136页
    6.2 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形式上[3+2]及[4+2]环化反应研究第136-145页
        6.2.1 实验设计第136页
        6.2.2 反应条件优化第136-138页
        6.2.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38-139页
        6.2.4 实验设计扩展第139-142页
        6.2.5 应用和机理研究第142-145页
    6.3 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Aza-Nazarov环化反应研究第145-151页
        6.3.1 实验设计第145-146页
        6.3.2 反应条件优化第146-147页
        6.3.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47-149页
        6.3.4 机理研究第149-151页
    6.4 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C-H官能团化反应研究第151-158页
        6.4.1 实验设计第151-152页
        6.4.2 反应条件优化第152-153页
        6.4.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53-156页
        6.4.4 应用和机理研究第156-158页
    6.5 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环丙烷化反应研究第158-165页
        6.5.1 实验设计第159页
        6.5.2 反应条件优化第159-161页
        6.5.3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61-163页
        6.5.4 合成应用研究第163-165页
    6.6 本章小结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4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74-181页
    7.1 全文总结第174-180页
    7.2 展望第180-181页
实验部分第181-461页
    第二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氧化反应研究第182-228页
        (1)金催化串联炔烃丙醇环异构化/氧化合成γ-内酯第182-204页
        (2)金催化串联炔烃丙胺环异构化/氧化合成γ-内酰胺第204-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28页
    第三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卤化反应研究第228-248页
        参考文献第247-248页
    第五章 金催化炔烃环异构化引发的芳构化反应研究第248-287页
        (1)金催化环异构化/芳构化合成蒽类化合物第248-266页
            参考文献第265-266页
        (2)金催化串联环异构化/芳构化合成菲类化合物第266-287页
            参考文献第286-287页
    第五章 金催化炔烃氧化引发的X-H插入反应研究第287-348页
        (1)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N-H插入合成3-吡咯烷酮第287-309页
            参考文献第308-309页
        (2)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N-H插入合成3-吲哚酮第309-330页
            参考文献第329-330页
        (3)金催化串联炔烃氧化/O-H插入合成3-苯并呋喃酮第330-348页
            参考文献第347-348页
    第六章 金催化炔烃胺化引发的串联反应研究第348-461页
        (1)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引发的形式上[3+2]及[4+2]环化反应研究第348-391页
            参考文献第389-391页
        (2)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Aza-Nazarov环化反应研究第391-411页
            参考文献第409-411页
        (3)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C-H官能团化反应研究第411-433页
            参考文献第431-433页
        (4)金催化串联炔烃胺化/环丙烷化反应研究第433-461页
            参考文献第460-461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第461-464页
致谢第464-465页

论文共4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多尺度模型研究处于凝聚相环境中的发光基团的结构和光谱
下一篇:分子内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