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及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处 | 第17-18页 |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2.3.1 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 | 第20-21页 |
2.3.2 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与措施 | 第21页 |
2.3.3 包装和标签要求 | 第21页 |
2.3.4 信息技术壁垒 | 第21-22页 |
2.3.5 绿色壁垒 | 第22页 |
2.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 第22-25页 |
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研究 | 第25-30页 |
3.1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短期效应 | 第25-29页 |
3.1.1 数量抑制效应 | 第25-26页 |
3.1.2 价格抑制效应 | 第26-27页 |
3.1.3 福利效应分析 | 第27-28页 |
3.1.4 贸易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3.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长期效应 | 第29-30页 |
4 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30-38页 |
4.1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第30-34页 |
4.2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 第34-38页 |
4.2.1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总量和国别分析 | 第34-36页 |
4.2.2 我国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分析 | 第36-37页 |
4.2.3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垄的主要类型 | 第37-38页 |
5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5.1 实证方法的说明 | 第38-40页 |
5.1.1 面板数据模型基本形式 | 第38-40页 |
5.2 模型的设定和方法 | 第40页 |
5.3 数据处理及说明 | 第40-41页 |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5.3.2 变量设定 | 第41页 |
5.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5.4.1 豪斯曼检验 | 第41-43页 |
5.4.2 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43-44页 |
5.4.3 稳健性检验 | 第44-45页 |
6 我国农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 | 第45-53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45-48页 |
6.1.1 完善法律,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管理 | 第45-46页 |
6.1.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 第46-47页 |
6.1.3 发展出口外向型企业 | 第47-48页 |
6.2 行业协会层面 | 第48-49页 |
6.2.1 加强与政府沟通 | 第48页 |
6.2.2 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意识 | 第48-49页 |
6.2.3 建立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 第49页 |
6.3 企业层面 | 第49-53页 |
6.3.1 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 第50-51页 |
6.3.2 打造绿色品牌,积极申请国际认证 | 第51页 |
6.3.3 实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多元化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