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及散热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逆变器并联控制方式第11-16页
        1.3.1 有互联线并联控制方式第12-15页
        1.3.2 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方式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逆变器并联模型建立与并联系统分析第18-36页
    2.1 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整体结构第18-19页
    2.2 逆变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第19-25页
        2.2.1 三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19-22页
        2.2.2 三相逆变器控制环路设计第22-23页
        2.2.3 滤波电路设计第23-25页
    2.3 下垂控制基本原理第25-27页
    2.4 逆变器并联系统特性分析第27-33页
        2.4.1 并联系统的等效建模及系统环流分析第27-28页
        2.4.2 并联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第28-30页
        2.4.3 并联系统的下垂参数设计第30-32页
        2.4.4 并联预同步第32-33页
    2.5 加入下垂控制的系统控制环路设计第33-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逆变器并联系统仿真与系统设计第36-48页
    3.1 系统整体仿真模型第36-38页
        3.1.1 解耦控制模块第37页
        3.1.2 并联系统控制模块第37-38页
    3.2 仿真参数与结果分析第38-42页
    3.3 并联系统硬件设计第42-45页
        3.3.1 核心控制芯片选取第43页
        3.3.2 信号检测模块第43-44页
        3.3.3 驱动电路模块第44-45页
    3.4 并联系统软件设计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逆变器散热系统结构设计第48-62页
    4.1 逆变器功率损耗计算第48-50页
    4.2 散热系统结构设计第50-56页
        4.2.1 散热系统等效电路及热阻计算第50-52页
        4.2.2 散热器结构尺寸设计第52-54页
        4.2.3 风量计算与风扇选取第54-56页
    4.3 散热系统结构仿真验证第56-61页
        4.3.1 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第56-58页
        4.3.2 散热系统相关参数计算第58-59页
        4.3.3 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及其引起的热、动力强迫
下一篇:大型空心电抗器投切过电压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