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R. tomentosa | 第7-8页 |
| ABBREVIATIONS | 第8-11页 |
| 1 前言 | 第11-21页 |
| 1.1 桃金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桃金娘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分离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1.2.1 间苯三酚偶联单萜类化合物 | 第11-13页 |
| 1.2.2 间苯三酚偶联倍半萜类化合物 | 第13-15页 |
| 1.2.3 间苯三酚二聚体和三聚体 | 第15-17页 |
| 1.3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3.1 抗菌活性 | 第17-18页 |
| 1.3.2 抗肿瘤活性 | 第18页 |
| 1.3.3 抗疟活性 | 第18页 |
| 1.3.4 其他活性 | 第18-19页 |
| 1.4 桃金娘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4.1 桃金娘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页 |
| 1.4.2 桃金娘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1.5.1 选题依据 | 第20页 |
| 1.5.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2 桃金娘中间苯三酚杂萜的研究 | 第21-44页 |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 2.1.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第21页 |
| 2.1.2 植物来源 | 第21页 |
| 2.1.3 提取分离过程 | 第21-23页 |
| 2.1.4 提取分离流程图 | 第23页 |
| 2.2 结构鉴定 | 第23-39页 |
| 2.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24-36页 |
| 2.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6-39页 |
| 2.3 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 第39-44页 |
| 2.4 小结 | 第44页 |
| 3 体外抗菌与抗炎活性的测试 | 第44-47页 |
| 3.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 3.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 4.1 结论 | 第47-48页 |
| 4.2 讨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75页 |
| 个人简介 | 第75-77页 |
| 导师简介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