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黑方台黄土滑坡形态演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滑坡演化规律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黑方台滑坡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滑坡发育特征第15-33页
    2.1 区域概况第15-18页
        2.1.1 研究区位置第15页
        2.1.2 气象水文第15-16页
        2.1.3 地形地貌第16页
        2.1.4 地层岩性第16页
        2.1.5 岩土体类型第16-17页
        2.1.6 人类工程活动第17-18页
    2.2 滑坡发育特征第18-31页
        2.2.1 滑坡调查资料第18-21页
        2.2.2 滑坡类型第21-22页
        2.2.3 滑坡分布规律第22-28页
        2.2.4 滑坡平面形态第28-31页
    2.3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单体滑坡演化过程第33-53页
    3.1 数据来源第33页
    3.2 党川段2第33-40页
        3.2.1 滑坡的基本情况第33-35页
        3.2.2 滑坡平面形态变化第35-36页
        3.2.3 滑坡纵断面形态变化第36-37页
        3.2.4 滑坡三维形态变化第37-40页
    3.3 党川段3第40-50页
        3.3.1 滑坡的基本情况第40-41页
        3.3.2 滑坡平面形态变化第41-44页
        3.3.3 滑坡纵断面形态变化第44-45页
        3.3.4 滑坡三维形态变化第45-50页
    3.4 小结第50-53页
第四章 滑坡群演化过程第53-63页
    4.1 党川段滑坡演化过程第53-55页
    4.2 焦家段滑坡演化过程第55-57页
    4.3 磨石沟段滑坡演化过程第57-59页
    4.4 重点滑坡区段的整体演化特征第59-61页
    4.5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滑坡形态演化模式与机制第63-73页
    5.1 形态演化模式第63-65页
    5.2 形态演化机制第65-70页
        5.2.1 水对黄土强度的影响第65-66页
        5.2.2 形态演化机制分析第66-70页
    5.3 小结第70-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亚铜p-n同质结的一步法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考虑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鲁棒经济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