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施工斜穿桥梁对桩基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盾构施工简介 | 第18-19页 |
1.2.1 盾构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 第18-19页 |
1.2.2 盾构施工的流程 | 第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3.1 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3.2 盾构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5-2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盾构施工对邻近桥基的影响分析 | 第27-39页 |
2.1 概述 | 第27页 |
2.2 盾构施工的原理及其机理分析 | 第27-29页 |
2.2.1 盾构法施工的原理 | 第27-28页 |
2.2.2 盾构施工的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2.3 盾构施工引起土体变形分析 | 第29-32页 |
2.3.1 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分析 | 第29-30页 |
2.3.2 盾构施工中引起地层变形的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2.4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 第32-34页 |
2.4.1 桩基分类 | 第32页 |
2.4.2 桩基的承载特点 | 第32-33页 |
2.4.3 桩土作用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2.5 盾构施工对邻近桥基沉降的计算理论 | 第34-37页 |
2.5.1 沉降计算的理论分析法 | 第34-36页 |
2.5.2 沉降计算的工程分析法 | 第36-37页 |
2.6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工程概况 | 第39-44页 |
3.1 工程简介 | 第39-41页 |
3.1.1 隧道概况 | 第39-40页 |
3.1.2 下穿段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3.2 地质概况 | 第41-43页 |
3.2.1 地形地貌 | 第41页 |
3.2.2 地层岩土性质 | 第41-43页 |
3.2.3 水文地质 | 第43页 |
3.3 下穿段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盾构隧道侧穿桥梁桩基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6页 |
4.1 有限元软件Midas/GTS简介 | 第44页 |
4.2 数值模拟中的土体本构 | 第44-46页 |
4.2.1 土体本构模型 | 第44-45页 |
4.2.2 强度屈服准则 | 第45-46页 |
4.3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3.1 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46-47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4.3.3 施工阶段模拟 | 第48-49页 |
4.4 盾构隧道侧穿桥梁桩基诱发桩基位移响应 | 第49-54页 |
4.5 盾构隧道侧穿桥梁桩基诱发地表沉降分析 | 第54-55页 |
4.6 隧道管片内力分析 | 第55-57页 |
4.7 施工过程控制及监测情况 | 第57-60页 |
4.7.1 施工过程控制 | 第57-59页 |
4.7.2 过程监测 | 第59-60页 |
4.8 隧道掘进面压力对侧穿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 第60-64页 |
4.8.1 桥梁桩基位移响应分析 | 第60-63页 |
4.8.2 地表沉降差异分析 | 第63-64页 |
4.9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双线隧道先后侧穿桥梁桩基的差异分析 | 第66-78页 |
5.1 桩基位移响应的差异分析 | 第67-73页 |
5.2 地表沉降差异分析 | 第73-75页 |
5.3 隧道管片内力差异分析 | 第75-77页 |
5.4 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