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主要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外主要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主要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内容框架 | 第19-21页 |
1.4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1 本文的贡献 | 第21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2 财务共享服务相关概述 | 第22-28页 |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义 | 第22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 | 第22页 |
2.1.3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主体 | 第22-23页 |
2.1.4 财务共享服务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分类 | 第24-26页 |
2.2.1 基本模式 | 第24页 |
2.2.2 市场模式 | 第24-25页 |
2.2.3 高级市场模式 | 第25页 |
2.2.4 独立经营模式 | 第25-26页 |
2.3 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26-28页 |
2.3.1 机遇 | 第26-27页 |
2.3.2 挑战 | 第27-28页 |
3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过程、现状及成效问题分析 | 第28-46页 |
3.1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历程 | 第28-32页 |
3.1.1 A集团公司简介 | 第28页 |
3.1.2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诞生的背景 | 第28-29页 |
3.1.3 A集团财务共享构建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 第29-32页 |
3.2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 | 第32-41页 |
3.2.1 A集团财务共享模式选择——独立经营 | 第32-33页 |
3.2.2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架构 | 第33-34页 |
3.2.3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规划 | 第34页 |
3.2.4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路径 | 第34-37页 |
3.2.5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运作流程 | 第37-41页 |
3.3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成效 | 第41-43页 |
3.3.1 基础财务人员大幅缩减,集团整体运作成本显著下降 | 第41页 |
3.3.2 业务流程标准统一,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 第41-42页 |
3.3.3 财务信息更加准确透明,减少了人为舞弊 | 第42页 |
3.3.4 创建全面的运营管理体系,为公司创造了更多附加值 | 第42页 |
3.3.5 帮助集团提高了资金管理和数据整合的能力 | 第42-43页 |
3.3.6 支撑集团战略扩张,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 第43页 |
3.4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3.4.1 侧重于基础会计核算,核心价值功能未充分发挥 | 第43-44页 |
3.4.2 员工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呈两极分化 | 第44页 |
3.4.3 多版信息系统共存,错用系统现象时有发生 | 第44-45页 |
3.4.4 未建立数据灾备中心,存在安全隐患 | 第45-46页 |
4 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优化措施及建议 | 第46-50页 |
4.1 加强流程再造,优化组织结构 | 第46页 |
4.2 加快企业管理升级,优化员工培养体系 | 第46-47页 |
4.3 优化信息系统平台,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 第47页 |
4.4 选择合适的地址建立数据灾备中心,防范数据灾难的发生 | 第47-5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