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溶瘤病毒oHSV-1联合小分子抑制剂用于病毒抵制型肿瘤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Abbreviations第13-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41页
    1、溶瘤病毒疗法第14-27页
        1.1 溶瘤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第18-20页
        1.3 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机制第20-21页
        1.4 溶瘤病毒疗法面临的挑战第21-23页
        1.5 溶瘤病毒疗法未来发展趋势第23-27页
    2、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第27-34页
        2.1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第28-30页
        2.2 小分子蛋白酶体抑制剂第30-31页
        2.3 小分子MMPs和HSPs抑制剂第31-32页
        2.4 其他类型小分子抑制剂第32-34页
        2.5 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局限性第34页
    3、溶瘤病毒联合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第34-39页
        3.1 溶瘤病毒联合小分子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现状第35-36页
        3.2 雷帕霉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第36-39页
        3.3 溶瘤病毒联合雷帕霉素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第39页
    4、本研究的设计思路、目的和意义第39-4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1-62页
    1、材料第41-50页
        1.1 主要设备第41-42页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第42-43页
        1.3 菌株、质粒、细胞株、病毒株第43-45页
        1.4 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常规试剂第45-46页
        1.5 常用液体及培养基配制第46-50页
    2、方法第50-62页
        2.1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50-53页
        2.2 常规蛋白质实验方法第53-54页
        2.3 常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第54-58页
        2.4 mRNA表达水平定量检测第58-59页
        2.5 HSV-1病毒培养、纯化及病毒滴度测定第59-61页
        2.6 动物实验一般方法第61页
        2.7 数据处理方法及统计分析第61-6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62-96页
    1、溶瘤病毒oHSV-1与小分子抑制剂联合治疗细胞模型筛选第62-71页
        1.1 oHSV-1体外肿瘤杀伤效果评估平台的建立第62-63页
        1.2 oHSV-1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效果评估第63-67页
        1.3 不同浓度梯度下oHSV-1对不同类型细胞杀伤效果评估第67-69页
        1.4 联合治疗筛选平台的建立第69-71页
        1.5 第一部分小结第71页
    2、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第71-78页
        2.1 不同浓度小分子药物对病毒抵制型细胞生长的影响第71-73页
        2.2 oHSV-1联合不同小分子抑制剂对病毒抵制型细胞杀伤评估第73-76页
        2.3 第二部分小结第76-78页
    3、溶瘤病毒oHSV-1联合冒帕霉素体外肿瘤治疗效果评估第78-85页
        3.1 oHSV-1联合雷帕霉素对H661和HEC-1B细胞杀伤效果评估第78-80页
        3.2 雷帕霉素对oHSV-1在H661和HEC-1B细胞上复制水平的影响第80-82页
        3.3 oHSV-1联合雷帕霉素对病毒抵制型细胞的杀伤效果评估第82-83页
        3.4 雷帕霉素对oHSV-1在正常细胞上杀伤和复制水平的影响第83-85页
        3.5 第三部分小结第85页
    4、溶瘤病毒oHSV-1联合雷帕霉素体内肿瘤治疗效果评估第85-89页
        4.1 oHSV-1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人子宫内膜腺癌效果评估第85-87页
        4.2 oHSV-1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人子宫颈癌效果评估第87-88页
        4.3 第四部分小结第88-89页
    5、溶瘤病毒oHSV-1联合雷帕霉素治疗机制初步研究第89-96页
        5.1 oHSV-1联合雷帕霉素对mTOR下游靶蛋白表达影响第89-90页
        5.2 oHSV-1联合雷帕霉素对干扰素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第90-91页
        5.3 oHSV-1联合雷帕霉素对干扰素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第91-94页
        5.4 第五部分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讨论第96-101页
    1、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第96-98页
    2、溶瘤病毒疗法未来发展趋势第98-100页
    3、溶瘤病毒oHSV-1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应用前景第100-101页
小结与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录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NDC3B circular RNA通过调控CD44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下一篇:ABAT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