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9页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16-22页 |
1.1.1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 | 第17-18页 |
1.1.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定义 | 第18-20页 |
1.1.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 第20-22页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建立方法 | 第22-24页 |
1.3 白藜芦醇 | 第24-27页 |
1.3.1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3.2 白藜芦醇的应用 | 第25-27页 |
1.4 本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9-40页 |
2.1 实验分组和处理 | 第2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9-31页 |
2.2.1 试剂 | 第29-30页 |
2.2.2 仪器 | 第30-31页 |
2.3 卵母细胞的获取与培养 | 第31页 |
2.4 卵巢切片、HE染色以及Tunel标记 | 第31-32页 |
2.5 卵母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32-34页 |
2.5.1 自备试剂的配制 | 第32-33页 |
2.5.2 活性氧探针标记 | 第33页 |
2.5.3 线粒体探针标记 | 第33-34页 |
2.5.4 Annexin-V-FITC探针标记 | 第34页 |
2.5.5 脂质过氧化探针标记 | 第34页 |
2.6 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胰岛素(INS)以及瘦素(LEP)的测定 | 第34-35页 |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5页 |
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第35-39页 |
2.8.1 卵母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5-37页 |
试剂与耗材准备 | 第35-36页 |
样品准备 | 第36页 |
磁珠准备(RNA提取前) | 第36页 |
RNA提取 | 第36-37页 |
2.8.2 总RNA浓度的测定及逆转录PCR反应 | 第37-38页 |
RNA浓度进行测定 | 第37页 |
试剂与耗材准备 | 第37页 |
逆转录反应体系的准备 | 第37-38页 |
2.8.3 Real time qPCR反应 | 第38-39页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54页 |
3.1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体重及卵巢形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凋亡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7-49页 |
3.7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第49-51页 |
3.8 白藜芦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母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 第51-52页 |
3.9 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窝产仔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