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Pd/In2O3/SBA-15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CO_2 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铜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贵金属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氧化铟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氧化铟催化剂第15-18页
        1.3.1 氧化铟简介第15-17页
        1.3.2 氧化铟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7-18页
    1.4 有序介孔SBA-15 分子筛第18-22页
        1.4.1 有序介孔SBA-15 分子筛的合成第19-21页
        1.4.2 有序介孔SBA-15 分子筛的改性第21页
        1.4.3 有序介孔SBA-15 分子筛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1-22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2.1 实验原料第25页
    2.2 In_2O_3/SBA-15 催化剂样品的制备第25-28页
        2.2.1 过量浸渍法制备In_2O_3/SBA-15 催化剂第25-26页
        2.2.2 等体积浸渍法制备In_2O_3/SBA-15 催化剂第26页
        2.2.3 柠檬酸法制备In_2O_3/SBA-15 催化剂第26-27页
        2.2.4 沉积沉淀法制备In_2O_3/SBA-15 催化剂第27页
        2.2.5 柠檬酸法制备Pd/In_2O_3/SBA-15 催化剂第27-28页
        2.2.6 实验中所用催化剂样品命名规则第28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8-31页
        2.3.1 N_2 吸附-脱附(BET)第28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8-29页
        2.3.3 X射线小角散射(SAXS)第29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页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29-30页
        2.3.6 程序升温还原测试(TPR)第30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第30-31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1-33页
        2.4.1 微型固定床催化反应活性评价装置第31-32页
        2.4.2 分析条件及计算方法第32-33页
第三章 In_2O_3/SBA-15 催化剂的制备及工艺条件优化第33-59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In_2O_3 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34-44页
        3.2.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第34-35页
        3.2.2 晶体结构分析(SAXS,XRD)第35-37页
        3.2.3 表面官能团和化学结构分析(FT-IR)第37-38页
        3.2.4 形貌结构分析(TEM)第38-39页
        3.2.5 还原性能分析(H2-TPR)第39-40页
        3.2.6 表面金属元素组成分析(XPS)第40-42页
        3.2.7 催化CO_2 加氢活性评价第42-44页
    3.3 In_2O_3/SBA-15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4-55页
        3.3.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第44-46页
        3.3.2 晶体结构分析(SAXS,XRD)第46-48页
        3.3.3 表面官能团和化学结构分析(FT-IR)第48-49页
        3.3.4 形貌结构分析(TEM)第49-50页
        3.3.5 还原性能分析(H2-TPR)第50-51页
        3.3.6 表面金属元素组成分析(XPS)第51-53页
        3.3.7 催化CO_2 加氢活性评价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9页
第四章 贵金属Pd助剂对In_2O_3/SBA-15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9-77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Pd掺杂对In_2O_3/SBA-15 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第59-70页
        4.2.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第59-61页
        4.2.2 晶体结构分析(SAXS,XRD)第61-65页
        4.2.3 形貌结构分析(TEM)第65-67页
        4.2.4 还原性能分析(H2-TPR)第67-68页
        4.2.5 表面金属元素组成分析(XPS)第68-70页
    4.3 催化CO_2加氢活性评价及稳定性测试第70-73页
    4.4 催化剂反应工况条件的优化第73-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文章创新点第78页
    5.3 存在不足及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甾醇转运及侧链降解在分枝杆菌合成9-OHAD中的研究
下一篇:癸二酸反应结晶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