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地表水环境整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33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9页 |
·区位概况 | 第17页 |
·地质地貌 | 第17页 |
·水文气象 | 第17-18页 |
·河流水系 | 第18页 |
·滩涂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1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21-26页 |
·水资源总量 | 第21页 |
·水资源可利用量 | 第21-23页 |
·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 第23-26页 |
·地表水水质现状 | 第26-31页 |
·主要河流水质评价 | 第26-29页 |
·水库水质评价 | 第29-3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 水资源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3-39页 |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33-34页 |
·系统动力学发展 | 第33-34页 |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 第34页 |
·生态足迹简介 | 第34-36页 |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 第34-36页 |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 | 第36页 |
·水资源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6-37页 |
·水资源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步骤 | 第37-39页 |
·系统分析 | 第37页 |
·结构分析 | 第37页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7页 |
·模型模拟 | 第37-38页 |
·检验模型 | 第38-39页 |
4 慈溪市地表水管理系统建模及仿真 | 第39-63页 |
·建模目的 | 第39页 |
·模型边界的确定 | 第39-40页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人口子系统 | 第40页 |
·农业子系统 | 第40-41页 |
·工业子系统 | 第41页 |
·水资源子系统 | 第41页 |
·生态足迹子系统 | 第41-43页 |
·建立流程图 | 第43-45页 |
·模型中的主要参数 | 第45-46页 |
·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检验 | 第46-47页 |
·情景的模拟 | 第47-61页 |
·情景一 | 第47-48页 |
·情景二 | 第48-49页 |
·情景三 | 第49-50页 |
·情景四 | 第50-61页 |
·情景的对比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6页 |
·科学合理的管理 | 第64页 |
·水资源保护 | 第64页 |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