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诉”考辨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直诉”概念的形成及问题 | 第15-28页 |
第一节 “直诉”概念的起源 | 第15-20页 |
一、古代汉语中“直诉”一词 | 第15-17页 |
二、日语中的“直诉”概念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现代汉语“直诉”概念的形成 | 第20-24页 |
一、民国时期的研究 | 第20-22页 |
二、新中国以后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节 “直诉”概念形成的原因及问题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体法视角中的“直诉” | 第28-44页 |
第一节 律典中的规定及其沿革 | 第28-36页 |
一、唐前“直诉”律文的渊源 | 第29-32页 |
二、唐宋律典中的“直诉”规定 | 第32-34页 |
三、明清律典中的“直诉”规定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直诉”相关犯罪考辨 | 第36-42页 |
一、“直诉”不实的罪与罚 | 第36-39页 |
二、“直诉”自伤的罪与罚 | 第39-40页 |
三、不受“直诉”的罪与罚 | 第40-41页 |
四、冲突仪仗“直诉”的罪与罚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程序法视角中的“直诉” | 第44-68页 |
第一节 “直诉”的形式及实质 | 第44-53页 |
一、“直诉”形式的种类 | 第44-49页 |
二、“直诉”形式的展开空间 | 第49-53页 |
第二节 “直诉”的程序要求 | 第53-59页 |
一、唐宋时期的法律规定 | 第54-57页 |
二、明清时期的法律规定 | 第57-59页 |
第三节 “直诉”的受理机构 | 第59-66页 |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公车令 | 第60-62页 |
二、隋唐时期的三司、监门卫等 | 第62-64页 |
三、宋元明清的登闻鼓院(厅)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中国周边国家的“直诉” | 第73-88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后记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