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1 细胞表面展示的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1.1.1 噬菌体的表面展示系统 | 第14-16页 |
1.1.2 酵母菌的表面展示系统 | 第16-18页 |
1.1.3 细菌的表面展示系统 | 第18-21页 |
1.2 细胞表面展示的应用 | 第21-24页 |
1.2.1 细胞表面展示在全细胞催化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2.2 细胞表面展示在蛋白质筛选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2.3 细胞表面展示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3 大肠杆菌的细胞表面展示 | 第24-29页 |
1.3.1 大肠杆菌常见的锚定蛋白及其融合方式 | 第24-27页 |
1.3.2 自主转运系统 | 第27-28页 |
1.3.3 Ag43表面展示系统 | 第28-29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5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7页 |
2.1.1 化学药品及仪器 | 第30页 |
2.1.2 菌种来源、质粒和引物 | 第30-33页 |
2.1.3 培养基 | 第33-34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34-37页 |
2.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 第37-42页 |
2.2.1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37-38页 |
2.2.2 质粒的提取 | 第38-39页 |
2.2.3 DNA的纯化 | 第39-40页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0页 |
2.2.5 化学转化感受态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6 化学转化 | 第41-42页 |
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2-48页 |
2.3.1 酶切连接法 | 第42-44页 |
2.3.2 Prolonged Overlap Extension PCR (POE-PCR) | 第44-48页 |
2.4 重组菌株的表达 | 第48-51页 |
2.4.1 重组菌株的表达和诱导 | 第48-49页 |
2.4.2 SDS-PAGE | 第49页 |
2.4.3 蛋白浓度测定 | 第49-51页 |
2.5 重组蛋白细胞表面展示的表征 | 第51-55页 |
2.5.1 全细胞的胰蛋白酶处理 | 第51页 |
2.5.2 刚果红平板染色法 | 第51-52页 |
2.5.3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第52-53页 |
2.5.4 甲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5-83页 |
3.1 构建基于pET28a的表达质粒 | 第55-57页 |
3.1.1 构建pET28a-Ag43表达载体 | 第55页 |
3.1.2 构建基于pET28a-Ag43的不同融合位点和目标蛋白的质粒 | 第55-57页 |
3.2 细胞表面展示RFP的结果 | 第57-61页 |
3.2.1 构建RFP的细胞表面展示载体 | 第58-60页 |
3.2.2 表征重组RFP | 第60-61页 |
3.3 细胞表面展示BsCel5的结果 | 第61-65页 |
3.3.1 构建BsCel5的细胞表面展示载体 | 第61-63页 |
3.3.2 刚果红平板测试重组BsCel5的活性 | 第63-64页 |
3.3.3 测定重组BsCel5的全细胞酶活 | 第64-65页 |
3.4 细胞表面展示CbFDH的结果 | 第65-70页 |
3.4.1 构建CbFDH的细胞表面展示载体 | 第66-68页 |
3.4.2 测定重组CbFDH的酶活 | 第68-70页 |
3.5 胰蛋白酶处理全细胞检验细胞表面展示效果 | 第70-73页 |
3.6 基于不同表达载体的表面展示结果 | 第73-83页 |
3.6.1 构建基于pBAD99a-Ag43的表达载体 | 第73-77页 |
3.6.2 基于pBAD99a-Ag43的表达载体的表面展示效果 | 第77-80页 |
3.6.3 两个表达载体表面展示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80-83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4.1 总结 | 第83-84页 |
4.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108页 |
附录一 主要试剂 | 第98-101页 |
附录二 主要仪器 | 第101-102页 |
附录三 本研究所使用到的部分基因序列 | 第102-107页 |
附录四 本研究所构建的质粒图谱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