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以A银行浙江分行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3-16页
        1.3.1 创新亮点第14页
        1.3.2 存在的不足第14-16页
2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综述第16-21页
    2.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基本理论第16-19页
        2.1.1 信息不对称原理第16页
        2.1.2 要素分析风险控制法第16-17页
        2.1.3 Z值分析法第17-18页
        2.1.4 财务比率分析法第18-19页
        2.1.5 关系型贷款理论第19页
    2.2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综述第19-21页
        2.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0页
        2.2.2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1页
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模式、风险特征及管控原理第21-28页
    3.1 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第21-23页
        3.1.1 我国中小企业特征分析第21-23页
        3.1.2 浙江省内中小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第23页
    3.2 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模式及主要风险特征分析第23-26页
        3.2.1 中小企业信贷特征第23-24页
        3.2.2 国内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模式第24-25页
        3.2.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征第25-26页
    3.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原理第26-28页
        3.3.1 客户评级管理原理第26页
        3.3.2 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的基本原理第26-27页
        3.3.3 信用风险暴露分类管理原理第27页
        3.3.4 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原理第27-28页
4 A银行浙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问题第28-48页
    4.1 A银行浙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第28-39页
        4.1.1 A银行浙江分行总体情况第28-30页
        4.1.2 A银行浙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第30-31页
        4.1.3 A银行浙江分行现有风险管控工具第31-32页
        4.1.4 A银行浙江分行提升小企业风险管控转型政策第32-34页
        4.1.5 中小企业信贷“信贷工厂”模式第34-39页
    4.2 A银行浙江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4.2.1 贷款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第42-43页
        4.2.2 小企业信贷客户保证人担保有效性不足第43页
        4.2.3 结算比率、资金归还率不足第43-44页
        4.2.4 客户参与的投融资行为潜藏隐患第44-45页
        4.2.5“信贷工厂”流程职能失效第45页
        4.2.6 财务报告的常规核查工作不到位第45页
        4.2.7 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谨慎性不足第45-46页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8页
        4.3.1 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第46页
        4.3.2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因素第46页
        4.3.3 银行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第46-48页
5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的整改措施第48-61页
    5.1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控措施第48-49页
        5.1.1 全面建立信用风险数据库第48页
        5.1.2 优化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或评分模型第48页
        5.1.3 创建专业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第48-49页
        5.1.4 组合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第49页
        5.1.5 限额管理约束风险敞口第49页
    5.2 A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整改措施第49-61页
        5.2.1 聚焦新暴露不良贷款管控,确保完成控制目标第49-51页
        5.2.2 条线传导到位,加大风险防控管理力度第51页
        5.2.3 细化执行措施,压实贷前调查工作第51-53页
        5.2.4 监测分析到位,提高风险前瞻性和预警能力第53-54页
        5.2.5 工具支撑到位,借力科技系统提高风险机控水平第54-55页
        5.2.6 责任落实到位,强化条线人员信贷执行力第55-56页
        5.2.7 风险管控及时,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第56-57页
        5.2.8 风险处置及时,积极化解潜在和存量风险第57-58页
        5.2.9 结合四象思维优化人员管理第58-61页
6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61-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4页
        6.2.1 国家政策支持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带来巨大利好第61-63页
        6.2.2 应势而动,助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PI指标影响下的供应商评价模型与实施机制研究--以大型安防制造企业AC公司为例
下一篇:杭州福朋喜来登酒店市场营销策略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