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引言 | 第9-12页 |
1.2 PAHs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物理法 | 第12-14页 |
1.2.2 化学法 | 第14-15页 |
1.2.3 生物法 | 第15-16页 |
1.3 TiO_2 处理水体中 PAHs 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3.1 TiO_2处理水体中多环芳烃机理 | 第16-17页 |
1.3.2 TiO_2的掺杂改性 | 第17-19页 |
1.3.3 半导体复合 | 第19-20页 |
1.3.4 负载 | 第20-21页 |
1.3.5 几种改性技术的联用 | 第21-22页 |
1.4 光催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36页 |
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 第25-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4 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9-34页 |
2.2.1 二氧化钛/铜藻基活性炭(TiO_2/A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2 材料的表征 | 第30-33页 |
2.2.3 萘的降解实验 | 第33-34页 |
2.2.4 几种不同材料对萘的降解实验 | 第34页 |
2.2.5 几种不同材料重复利用性的考察 | 第34页 |
2.2.6 几种不同材料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34页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3.1 萘浓度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2.3.2 萘去除率的计算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复合材料表征及光催化降解萘的研究 | 第36-48页 |
3.1 材料的表征 | 第36-41页 |
3.1.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3.1.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8-39页 |
3.1.3 扫描电镜(SEM)的分析 | 第39页 |
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9-41页 |
3.1.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 vis DRS) | 第41页 |
3.2光催化降解萘的实验 | 第41-45页 |
3.2.1 萘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42页 |
3.2.2 催化剂的用量对光催化降解萘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pH对光催化降解萘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 不同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萘的比较 | 第45-46页 |
3.4 不同材料重复利用性的考察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TiO_2/AC光催化降解萘动力学研究 | 第48-53页 |
4.1 催化反应动力学理论 | 第48-49页 |
4.2 三种不同TiO_2/AC光催化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 | 第49-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54页 |
5.3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
基金项目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