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依法行政 | 第20页 |
2.1.2 法治政府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1 政府法治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权力清单制度理论 | 第22-24页 |
2.2.3 寻租理论 | 第24-26页 |
3 FC市法治政府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6-50页 |
3.1 FC市法治政府建设概况 | 第26-29页 |
3.2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9-50页 |
3.2.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29-30页 |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50页 |
4 FC市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4.1 党政不分 | 第50页 |
4.2 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50-51页 |
4.3 权责不清 | 第51页 |
4.4 监督管理不完善 | 第51-52页 |
4.5 寻租行为根深蒂固 | 第52-54页 |
5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借鉴 | 第54-62页 |
5.1 典型国家经验 | 第54-56页 |
5.1.1 英国自下而上的内生“法治”模式 | 第54-55页 |
5.1.2 德国自上而下的权威“法治国”模式 | 第55-56页 |
5.2 国内典型地区经验 | 第56-59页 |
5.2.1 安徽基础制度式“法治政府”建设模式 | 第56-57页 |
5.2.2 湖北普法宣传式“法治政府”建设模式 | 第57页 |
5.2.3 河南权责清单推行式“法治政府”建设模式 | 第57-59页 |
5.2.4 山东定期汇报式“法治政府”建设模式 | 第59页 |
5.3 小结 | 第59-62页 |
6 完善FC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62-72页 |
6.1 法治党政 | 第62-63页 |
6.1.1 以依法行政为核心 | 第62页 |
6.1.2 科学划分党政职责 | 第62-63页 |
6.2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 第63-64页 |
6.3 大力推行三张清单 | 第64-66页 |
6.3.1 权力清单 | 第64-65页 |
6.3.2 责任清单 | 第65页 |
6.3.3 负面清单 | 第65-66页 |
6.4 完善监督问责体系 | 第66-69页 |
6.4.1 完善、落实问责机制 | 第66页 |
6.4.2 组建具有实际功效的监督小组 | 第66-67页 |
6.4.3 加强宣传法治理念 | 第67页 |
6.4.4 鼓励引导公民监督、问责 | 第67-68页 |
6.4.5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第68-69页 |
6.5 杜绝寻租行为 | 第69-72页 |
6.5.1 坚决做到任人唯贤 | 第69页 |
6.5.2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69-70页 |
6.5.3 严抓收礼受贿行为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页 |
7.2 展望与不足 | 第72-74页 |
7.2.1 展望 | 第72页 |
7.2.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