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本论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第12-15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第17-19页
        2.1.1 国际竞争力内涵与定义第17-18页
        2.1.2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第18-19页
        2.1.3 中国、东盟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第19页
    2.2 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相关研究第19-24页
        2.2.1 垂直专业化率的研究第20-21页
        2.2.2 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增加值分解第21-23页
        2.2.3 全球价值链竞争力及其测度方法第23-24页
    2.3 研究述评第24-25页
3 中国和东盟的增加值分解第25-33页
    3.1 增加值分解模型及数据说明第25-29页
        3.1.1 增加值分解模型介绍第25-29页
        3.1.2 数据来源第29页
    3.2 中国和东盟双边增加值贸易现状第29-33页
        3.2.1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增加值占比低,贸易差额被高估第29-30页
        3.2.2 国外增加值和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不断上升第30-33页
4 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第33-65页
    4.1 指标选取及行业分类相关说明第33-37页
        4.1.1 行业分类说明第33-34页
        4.1.2 贸易收益率与国际竞争力第34-35页
        4.1.3 GVC地位、参与率与国际竞争力第35-36页
        4.1.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国际竞争力第36-37页
    4.2 中国与东盟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收益第37-43页
        4.2.1 国家层面:中国对东盟出口的贸易收益率高于东盟第37-38页
        4.2.2 国家层面: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中贸易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第38-40页
        4.2.3 行业层面: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等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收益率较低第40页
        4.2.4 行业层面:东盟贸易收益率普遍低于中国,且呈下降趋势第40-43页
    4.3 中国和东盟的GVC地位对比第43-46页
        4.3.1 中国和东盟各国GVC地位普遍较低第43-44页
        4.3.2 中国GVC地位下降、东盟国家升降不一第44-45页
        4.3.3 中国和东盟GVC参与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第45-46页
    4.4 GVC参与率与中国-东盟GVC地位变化第46-58页
        4.4.1 总体GVC参与率的分解第47-49页
        4.4.2 前向参与率的IV值去向分解第49-53页
        4.4.3 后向参与率的FV值来源分解第53-58页
    4.5 中国和东盟基于增加值的显性比较优势研究第58-65页
        4.5.1 东盟在初级产品和资源品竞争优势明显强于中国,互补性强第58-60页
        4.5.2 中国在制造业的竞争力强于东盟,双方互补性较强第60-62页
        4.5.3 东盟在服务业竞争力强于中国,双方竞争性较弱第62-65页
5 总结和政策建议第65-71页
    5.1 总结第65-67页
        5.1.1 贸易收益率与贸易竞争力总结第65-66页
        5.1.2 GVC地位、参与率与贸易竞争力总结第66-67页
        5.1.3 显性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总结第67页
    5.2 政策建议第67-71页
        5.2.1 从贸易收益率角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第67-68页
        5.2.2 从全球价值链地位角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第68-69页
        5.2.3 从显性比较优势角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下一篇: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