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1.1.1 国外小额信贷状况 | 第7页 |
1.1.2 国内信贷状况 | 第7-8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2.1.1 小额贷款 | 第10-11页 |
2.1.2 银行贷款 | 第11页 |
2.2 小额贷款的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2.2.1 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模式 | 第11页 |
2.2.2 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设置及职权范围 | 第11-12页 |
2.3 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内部控制及风险的处置 | 第12-13页 |
2.3.1 风险的内部控制 | 第12-13页 |
2.3.2 风险的处置 | 第13页 |
2.4 小额贷款机构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第13-14页 |
3 小额信贷的风险现状分析 | 第14-20页 |
3.1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概况 | 第14-18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14页 |
3.1.2 公司融资方式 | 第14-16页 |
3.1.3 公司贷款业务情况 | 第16-17页 |
3.1.4 公司融资渠道现状 | 第17-18页 |
3.1.5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方式占比 | 第18页 |
3.2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第18-20页 |
3.2.1 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降低成本 | 第18页 |
3.2.2 实行差异化竞争模式,避免与金融机构形成正面竞争 | 第18-19页 |
3.2.3 贷款效率高,业务办理突出特色:小、快、灵 | 第19页 |
3.2.4 贷款主要应用于实体经济领域,信贷资产使用状况良好 | 第19页 |
3.2.5 专业化的运作团队 | 第19-20页 |
3.2.6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第20页 |
3.2.7 建立奖励制度 | 第20页 |
4 小额信贷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4.1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20-23页 |
4.1.1 资金来源问题 | 第20-21页 |
4.1.2 风险控制问题 | 第21页 |
4.1.3 经营成本问题 | 第21-22页 |
4.1.4 利率定价问题 | 第22页 |
4.1.5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的其他问题 | 第22-23页 |
4.2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评价 | 第23-24页 |
5 国外成功的小额贷款机构成功模式借鉴 | 第24-32页 |
5.1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基本模式 | 第24-29页 |
5.1.1 BRI小额贷款模式 | 第24-26页 |
5.1.2 BRI可持续发展运作机制 | 第26-28页 |
5.1.3 BRI的分期还款体系 | 第28页 |
5.1.4 BRI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 第28页 |
5.1.5 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第28-29页 |
5.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 第29-32页 |
5.2.1 BancoSol模式 | 第29-30页 |
5.2.2 BancoSol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30-31页 |
5.2.3 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第31-32页 |
6 小额信贷风险管控的对策 | 第32-37页 |
6.1 太原瑞杰小额贷款公司构筑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32-35页 |
6.1.1 明确自身市场定位 | 第32页 |
6.1.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 第32-33页 |
6.1.3 不断创新信贷产品 | 第33-34页 |
6.1.4 降低自身营运成本 | 第34页 |
6.1.5 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6.2 加强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35-37页 |
6.2.1 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 | 第35页 |
6.2.2 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35-36页 |
6.2.3 理清小额贷款公司与大型商业银行的补充关系 | 第36页 |
6.2.4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与其他小型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 第36页 |
6.2.5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内部管理 | 第36-3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7.1 结论 | 第37页 |
7.2 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Abstract | 第40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