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前言 | 第10-16页 |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2 哌嗪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3 国内外合成哌嗪的方法 | 第12-16页 |
1.2 乙醇胺法合成哌嗪工艺路线及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1.3 乙醇胺法合成哌嗪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8-20页 |
第2章 催化剂的表征及实验分析 | 第20-28页 |
2.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0-21页 |
2.1.1 X荧光(XRF) | 第20页 |
2.1.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0页 |
2.1.3 扫描电镜(SEM) | 第20页 |
2.1.4 N_2吸附-脱附 | 第20-21页 |
2.1.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1页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1-23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1-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3-24页 |
2.4 产物分析 | 第24-28页 |
2.4.1 仪器及试剂 | 第24页 |
2.4.2 色谱操作条件 | 第24页 |
2.4.3 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2.4.4 定量分析 | 第25-28页 |
第3章 乙醇胺合成哌嗪催化剂的选择 | 第28-44页 |
3.1 TS-1分子筛 | 第28-33页 |
3.1.1 催化剂制备 | 第28-29页 |
3.1.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29-30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3.2 丝光沸石分子筛 | 第33-38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34-36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3.3 HZSM-5分子筛 | 第38-43页 |
3.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页 |
3.3.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39-41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 第44-48页 |
4.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6页 |
4.2.1 HZSM-5分子筛硅铝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页 |
4.2.2 浸渍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浸渍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4.2.4 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催化剂的改性 | 第48-62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5.1.1 一元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5.1.2 二元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5.1.3 三元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5.2.1 一元改性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52页 |
5.2.2 二元改性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3 三元改性对反应的影响 | 第55-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哌嗪合成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62-68页 |
6.1 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62-65页 |
6.1.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6.1.2 质量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63页 |
6.1.3 氨醇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63-64页 |
6.1.4 含水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6.2 重复实验 | 第65-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