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导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二 股东会决议瑕疵制度 | 第17-28页 |
(一)股东会决议的基本性质 | 第17-20页 |
(二)股东会决议瑕疵的划分标准 | 第20-22页 |
(三)股东会决议瑕疵的类型 | 第22-28页 |
三 我国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的缺陷 | 第28-33页 |
(一)伪造股东签名情况下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二)召集程序存在瑕疵情况下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四 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的比较观察 | 第33-38页 |
(一)德国股东会决议不成立的司法实践 | 第33-34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 | 第34-35页 |
(三)日本法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 | 第35-36页 |
(四)韩国法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制度 | 第36页 |
(五)小结 | 第36-38页 |
五 完善我国股东会议决议不成立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一)无效事由和可撤销事由的重新划分 | 第38-39页 |
(二)决议不成立的法律救济 | 第39-40页 |
(三)明确瑕疵决议致人利益受损时的损害赔偿问题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