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冲击地压论文

岩体破裂微震信号在采空区中传播规律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综述第10-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微震监测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微震监测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7页
2 冲击地压微震监测研究第17-31页
    2.1 冲击地压第17-18页
    2.2 冲击地压破裂震源的位置第18-22页
    2.3 微震监测第22页
    2.4 微震监测传感器布置方式第22-25页
        2.4.1 微震传感器井下布置方式第23-24页
        2.4.2 微震传感器井上布置方式第24-25页
    2.5 岩石破裂微震信号经过采空区的种类第25-30页
        2.5.1 采空区的分类第25-27页
        2.5.2 采空区和破裂震源的位置关系第27-30页
        2.5.3 采空区和传感器布置位置关系第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传播规律的理论研究第31-42页
    3.1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传播的基本方程第31-34页
    3.2 震动波经过节理的传播特征第34-37页
    3.3 微震信号在采空区边界上的反射第37-39页
    3.4 震动波的衰减规律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岩体破裂微震信号遇采空区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第42-65页
    4.1 采空区尺度对微震信号传播的影响第42-51页
        4.1.1 时域响应规律分析第47-50页
        4.1.2 频域响应规律分析第50-51页
    4.2 震源位置对微震信号传播的影响第51-56页
        4.2.1 时域响应规律分析第53-56页
        4.2.2 频域响应规律分析第56页
    4.3 采空区后方不同距离处信号的差别第56-61页
        4.3.1 时域响应规律分析第58-60页
        4.3.2 频域响应规律分析第60-61页
    4.4 顶板断裂模拟试验以及微震信号分析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5 微震信号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5-83页
    5.1 FLAC3D介绍第65页
    5.2 微震信号遇弱岩带的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5-73页
        5.2.1 时域响应规律分析第67-70页
        5.2.2 频域响应规律分析第70-73页
    5.3 微震信号遇采空区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第73-82页
        5.3.1 时域响应规律分析第76-78页
        5.3.2 频域响应规律分析第78-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本文主要成果与结论第83-84页
    6.2 研究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作者简历第89-9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体电荷传感器标定及花岗岩三点弯曲应用试验研究
下一篇:清河门矿企业文化类型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