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隧道围岩流变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层次分析法方案选择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软岩大变形小净距隧道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小净距隧道计算理论及优选方法简介 | 第18-25页 |
2.1 小净距隧道计算理论 | 第18-20页 |
2.2 层次分析法 | 第20-24页 |
2.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2.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岩石蠕变实验与流变模型的建立 | 第25-36页 |
3.1 工程背景 | 第25-30页 |
3.1.1 地质情况 | 第26-27页 |
3.1.2 工程变形特点 | 第27-29页 |
3.1.3 现场地质预报 | 第29-30页 |
3.2 岩石蠕变试验 | 第30-33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3.2.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3.3 蠕变模型拟合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软岩大变形小净距高速公路隧道数值模拟模型的确定 | 第36-43页 |
4.1 数值模拟的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4.1.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4.1.2 施工开挖方案的模拟实现 | 第37-38页 |
4.1.3 围岩与支护体系相关力学参数 | 第38页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4.2.1 两种情况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38-42页 |
4.2.2 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2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42-43页 |
5 软岩大变形小净距高速公路隧道的净距优化分析 | 第43-66页 |
5.1 隧道周边围岩变形收敛分析 | 第44-51页 |
5.1.1 围岩水平及竖向变形分析 | 第44-47页 |
5.1.2 洞周位移分析 | 第47-51页 |
5.2 初衬受力情况分析 | 第51-56页 |
5.3 开挖围岩应力分析 | 第56-60页 |
5.4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小净距隧道的净距进行优选 | 第60-65页 |
5.4.1 净距方案对准则层考虑因素的权重 | 第60-64页 |
5.4.2 方案层中净距选择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