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自然常识论文

科技类综合课程对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创造力第10-12页
        1.2.2 综合课程第12-14页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标和问题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科学创造力第16-21页
    2.1 科学创造力的定义与内涵第16页
    2.2 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特点第16-17页
        2.2.1 .具有创造意识和热情第16-17页
        2.2.2 .掌握创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17页
        2.2.3 .具有有助于创造的思维品质和方法第17页
    2.3 科学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价第17-19页
        2.3.1 实验类测量第17页
        2.3.2 问卷类测量第17-19页
    2.4 科学创造力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第三章 科技类综合课程第21-28页
    3.1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内涵与特点第21-24页
        3.1.1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内涵第21页
        3.1.2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特点第21-24页
    3.2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教育价值第24页
    3.3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第24-26页
        3.3.1 5E教学模式第25页
        3.3.2 6E教学模式第25-26页
    3.4 小学开设科技类综合课程的意义第26-27页
        3.4.1 小学开设科技类综合课程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辅助手段第26页
        3.4.2 小学开设科技类综合课程是科学发展的需要第26-27页
    3.5 科技类综合课程与创造力研究现状第27-28页
第四章 科技类综合课程的建设——以《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为例第28-36页
    4.1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设计思路第28-29页
        4.1.1 课程性质和定位第28页
        4.1.2 课程目标第28-29页
        4.1.3 课程内容第29页
    4.2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第29-32页
        4.2.1 五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第29-32页
        4.2.2 课外教学模式第32页
    4.3 《创新思维训练》中培养科学创造力的教学策略第32-34页
        4.3.1 合作学习策略第32-34页
        4.3.2 开放式任务第34页
    4.4 课程评估第34-36页
        4.4.1 课内评价第35页
        4.4.2 课后评价第35-36页
第五章 科技类综合课程对科学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第36-47页
    5.1 研究对象第36页
    5.2 研究问题和假设第36页
    5.3 研究工具第36-37页
    5.4 研究过程第37-38页
    5.5 研究结果第38-47页
        5.5.1 信效度检验第38-39页
        5.5.2 科学创造力的测试第39-44页
        5.5.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4-4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第47-49页
    6.1 总结第47页
    6.2 建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科学六年级技术与工程素养评测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困境的社会生态学分析及解决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