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4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1.1 引言 | 第16页 |
1.1.2 载运绿色驱动系统和船舶应用 | 第16-18页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8-22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诞生及发展过程 | 第18-21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1.2.3 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趋势 | 第22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2-27页 |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要求 | 第22-23页 |
1.3.2 嵌入型负极材料 | 第23-24页 |
1.3.3 转化型负极材料 | 第24-25页 |
1.3.4 合金型负极材料 | 第25-27页 |
1.4 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7-41页 |
1.4.1 硅基负极材料概论 | 第27-28页 |
1.4.2 硅基负极材料脱嵌锂机理 | 第28-30页 |
1.4.3 硅基负极材料体积效应 | 第30-33页 |
1.4.4 硅基负极材料性能提升策略 | 第33-40页 |
1.4.5 硅基负极材料研究现状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2 Si@Nb_2O_5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3-60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43页 |
2.1.2 Si@Nb_2O_5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3-44页 |
2.1.3 Si@Nb_2O_5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44页 |
2.1.4 Si@Nb_2O_5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9页 |
2.2.1 Si@Nb_2O_5实验设计路径及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2.2.2 Si@Nb_2O_5结构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2.2.3 Si@Nb_2O_5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2.2.4 Si_O2惰性层对Si@Nb_2O_5嵌锂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2.2.5 Nb_2O_5层对Si@Nb_2O_5形貌结构的影响 | 第53-56页 |
2.2.6 Nb_2O_5层对Si@Nb_2O_5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56-57页 |
2.2.7 Nb_2O_5层对Si@Nb_2O_5循环性能影响 | 第57-5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3 Si@Nb_2O_5/LiNbO_3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60-80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3.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60-61页 |
3.1.2 Si@Nb_2O_5/LiNb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1页 |
3.1.3 Si@Nb_2O_5/LiNbO_3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61-62页 |
3.1.4 Si@Nb_2O_5/LiNbO_3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2-78页 |
3.2.1 Si@Nb_2O_5/LiNbO_3形貌结构分析 | 第62-66页 |
3.2.2 Li:Nb比对Si@Nb_2O_5/LiNbO_3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66-72页 |
3.2.3 Li:Nb比对Si@Nb_2O_5/LiNbO_3循环性能影响 | 第72-74页 |
3.2.4 LiNb03含量对Si@Nb_2O_5/LiNbO_3电化学调控机理分析 | 第74-7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4 Si@rGO/g-C_3N_4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80-101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80-82页 |
4.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80-81页 |
4.1.2 Si@rGO/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81页 |
4.1.3 Si@rGO/g-C_3N_4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81-82页 |
4.1.4 Si@rGO/g-C_3N_4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82-99页 |
4.2.1 Si@rGO/g-C_3N_4实验设计路径及机理分析 | 第82-84页 |
4.2.2 Si@rGO/g-C_3N_4形貌结构分析 | 第84-90页 |
4.2.3 Si@rGO/g-C_3N_4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90-94页 |
4.2.4 Si@rGO/g-C_3N_4循环性能分析 | 第94-9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5 Si@C/rGO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101-119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101-103页 |
5.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101-102页 |
5.1.2 Si@C/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2页 |
5.1.3 Si@C/rGO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102页 |
5.1.4 Si@C/rGO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102-10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8页 |
5.2.1 Si@C/rGO实验设计路径及机理分析 | 第103-104页 |
5.2.2 Si@C/rGO形貌结构分析 | 第104-110页 |
5.2.3 Si@C/rGO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110-115页 |
5.2.4 Si@C/rGO循环性能分析 | 第115-11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6.1 结论 | 第119-120页 |
6.2 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6.3 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2-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