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2页
    1.2 现状分析第12-15页
        1.2.1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2 中国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实务现状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概述第18-26页
    2.1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定义、危害第18页
    2.2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类型第18-19页
    2.3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第19-21页
        2.3.1 网上银行第19-20页
        2.3.2 手机银行第20-21页
        2.3.3 电话银行第21页
        2.3.4 自助银行第21页
    2.4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高发种类第21-26页
        2.4.1 恶意程序第22页
        2.4.2 钓鱼网站第22-23页
        2.4.3 超级网银第23页
        2.4.4 诈骗手段第23-24页
        2.4.5 其他手段第24-26页
第三章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3.1 国家监管层面第26-28页
        3.1.1 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第26-27页
        3.1.2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检查第27-28页
    3.2 商业银行层面第28-32页
        3.2.1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电子银行服务签约审核第28-30页
        3.2.2 加强操作风险点的知识培训第30-31页
        3.2.3 完善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第31-32页
第四章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及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2-35页
    4.1 技术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第32-33页
    4.2 风险来源社会工程化第33-35页
第五章 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第35-40页
    5.1 建立全方位的操作风险监控平台第35-37页
        5.1.1 加强渠道整合,构筑“多人拦网”第35-36页
        5.1.2 将风险管理嵌入IT架构第36-37页
    5.2 开阔“大数据”视角,多维度分析第37-40页
        5.2.1 加强数据分析,深度揭示风险第37-38页
        5.2.2 深挖大数据,加强对风险的前瞻预判第38-40页
第六章 回顾与展望第40-42页
    6.1 结论第40页
    6.2 未来改进的方向,未涉及到的领域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招商银行出口信保融资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
下一篇:基于UTAUT整合模型的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