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植物应答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1.1 植物根系形态与结构变化 | 第13-14页 |
1.1.2 植物生理生化响应 | 第14-15页 |
1.1.3 植物激素调控 | 第15页 |
1.1.4 低磷胁迫下分子应答与调控 | 第15-18页 |
1.2 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概述 | 第18-21页 |
1.2.1 植物WRKY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 | 第18-19页 |
1.2.2 植物WRKY类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1页 |
1.3 遗传转化对转录因子功能的鉴定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马尾松低磷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相关WRKYs | 第23-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2.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1.3 引物序列 | 第24-25页 |
2.1.4 马尾松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5页 |
2.1.5 植物总RNA提取 | 第25-26页 |
2.1.6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6-27页 |
2.1.7 差异表达序列选择 | 第27页 |
2.1.8 PmWRKYs基因的实时定量分析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2.1 低磷胁迫对马尾松磷含量影响 | 第28-29页 |
2.2.2 低磷胁迫对Apase、SOD、POD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3 马尾松总RNA质量检测 | 第30-31页 |
2.2.4 低磷胁迫下PmWRKYs的qPCR检测 | 第31-34页 |
2.3 讨论 | 第34-37页 |
2.3.1 磷胁迫对植株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2.3.2 基因表达方法分析 | 第34-35页 |
2.3.3 PmWRKYs应答低磷胁迫的差异表达 | 第35-37页 |
第三章 PmWRKY164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7-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3页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7页 |
3.1.2 PmMYB169全长克隆 | 第37-42页 |
3.1.3 PmWRKY164时空性表达分析 | 第42-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3.2.1 PmWRKY164基因全长克隆 | 第43-44页 |
3.2.2 PmWRKY16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54页 |
3.3 讨论 | 第54-57页 |
3.3.1 PmWRKY164的全长序列分析 | 第54-55页 |
3.3.2 PmWRKY164应答低磷胁迫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55-57页 |
第四章 PmWRKY164遗传转化烟草与功能分析 | 第57-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6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57页 |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7页 |
4.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 第57-58页 |
4.1.4 引物序列 | 第58页 |
4.1.5 PmWRKY164基因ORF扩增与回收纯化 | 第58-60页 |
4.1.6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3页 |
4.1.7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第63页 |
4.1.8 农杆菌的培养及活化 | 第63-64页 |
4.1.9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64页 |
4.1.10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64页 |
4.1.11 抗性植株PmWRKY164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4-65页 |
4.1.12 低磷胁迫处理及Apase、POD、SOD、MDA指标测定 | 第65页 |
4.1.13 植株磷含量及含量测定 | 第65-66页 |
4.1.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4.2.1 pBWA(V)HS-PmWRKY164载体的构建 | 第66-68页 |
4.2.2 PmWRKY164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68-69页 |
4.2.3 PmWRKY164基因过表达烟草植株的筛选与检测 | 第69-70页 |
4.2.4 PmWRKY16基因超表达对烟草及磷含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4.2.5 磷处理对转PmWRKY164基因烟草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6 过表达PmWRKY164基因烟草对PHO1表达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 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